论述古代陶瓷残片出土论当地的时代文化背景

2021-09-07 17:19:14 来源:本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特约研究员汪有良论述古代陶瓷残片出土论当地的时代文化背景。

专家介绍,汪有良,1968年出生,浙江省衢洲市柯城区人,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特约研究员,文博艺术品类。中国文化部隶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智库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华收藏家协会终身古玩鉴定评估专家、珠宝玉石鉴定评估专家,国家权威注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存障部注册高级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经纪人,著名职业收藏家,拥有陶瓷鉴定师珠宝玉石杂项鉴定师资格证,历任北京天贵仁顺拍卖有限公司首席古玩,珠宝鉴定专家,杭州千柏亿珠宝公司首席鉴赏家董事,文物艺术品鉴定师,衢州市柯城汪氏籽玉贸易商行总经理。17年荣获“中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华领航劳动者称号,荣获18年全国爱国公益人物称号,19年获得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关心下一代爱心行组委会全国十大爱心优秀人物,在国家媒体上,专业学术型刊物发表数篇论文及文章,师承耿宝昌及大弟子丘小君老师,宋代五大名窑研究员赵青云,周思忠、陈丽华,张淑芬,岳峰、李知宴、单国强,傅宋良,徐琳,孙欣,黎伟昌,王文浩,蔡国声,金运昌、李鸿,于明,吕成龙、金申,古方,冯小琦,岳龙山,李健民,任男,曾黎明等等多名老师指点教导,本人从16岁开始爱好古代传统的文化及器物,开始研究古玩艺术品、珠宝、玉器至今。

今天要论述的是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钱塘江的上游,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介于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之间。

衢州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界安徽,东与省内的杭州市、金华市、丽水市为邻,东北距省会杭州市256公里。总面积8849.2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40.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9.78平方公里。现辖柯城区、龙游县、衢县、常山县、开化县等1区4县,代管江山市。

衢州市区位于衢州市域的中部,衢江和乌溪江之间的冲积平原上,衢江沿建成区的西侧和北侧通过,乌溪江沿建成区的东面通过,在建成区的西北与衢江汇合。

衢州现有人口总数为237.97万,其中市区人口25.4万。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回、苗、畲等31个少数民族。

1974年在衢州上方附近的建德县(历史上曾为衢州的辖区)发现的建德人犬齿,证明早在五、六万年前,衢州就已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考古发现更证明,至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衢州已有数十处人类定居点。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衢州进入阶级社会,人口稠密,制陶业发达,并发明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始青瓷。衢州夏禹时为百越之地。

从衢州各地出土的大量印纹陶器、原始青瓷,说明商、周时期的衢州亦相当繁荣。

衢州有文字可考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482年,至今已有2485年的历史。

衢州春秋时为姑蔑之地,后属越国,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属楚国。

秦时属会稽郡,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分姑蔑地置太末(今龙游城)县。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分太末置新安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吴谴征虏将军郑平以千人守峥嵘镇”(《明一统志》)峥嵘镇即衢州的峥嵘山,现统称为府山。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新安县改称信安县。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当时的衢州城内建有天王寺、天皇塔,衢州城的范围已从峥嵘山扩大到衢江边,城池规模与现存城址大体相当。

南朝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置信安郡,为治所,为衢州设郡级行政建制之始。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太末县分属吴宁(今金华县)、信安。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婺州为婺、衢二州,因境内有三衢山,且为浙赣闽皖四省通衢之地,故于信安县置衢州,遂为州治,“衢州”之名始称于此。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衢州为信安郡,辖信安、龙丘、须江、常山、盈川、玉山6县。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衢州。

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改信安县为西安县。

五代时期,衢州属吴越国,治仍设于西安。

北宋建立后,衢州仍辖西安、龙游、江山、常山四县及开化场。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徽、钦二帝被俘,宋高宗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南渡,建都临安,孔子第四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奉孔子夫妇楷木像从高宗南渡,赐居于衢州,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仿曲阜规制重建家庙于衢州菱湖,是为孔氏南宗孔庙之始。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州为路,置衢州路总管府。

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废衢州路设龙游府,府治西安县,二十六年复为衢州府。

明至正十三年(公元1276年)朱元璋军攻克衢州,改衢州路为龙游府,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5年)复改龙游府为衢州府。

从此至清朝末年,衢州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在地。

1912年2月,废府,改西安县为衢县。

1927年国民政府废道制为省、县二级制,各县直属浙江省政府管辖。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衢州,于衢县城区始设衢州市,1949~1955年是浙江省衢州专员公署驻地。

1979年经批准恢复衢州市(县级),隶属金华地区。

1985年5月经批准,衢州市升格为省辖市。

历史文化价值及地方特色

(一)历史悠久、人文汇萃

衢州有文字可考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482年,至今已有2485年的历史。衢州古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始为姑蔑国,后属越国,秦为太末县地,汉名新安,隋称三衢,唐始称衢州,此后千余年,衢州城历为州府路道区的治署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给衢州遗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们的种类有寺庙、家庙、城墙、城门、官署、会馆、古塔、钟楼、楼堂、厅阁及民居、摩崖石刻、历代碑刻、古树名木等。现在,在衢州古城内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11处、文保点35处和大量传统民居建筑,在衢州古城范围外市域范围内还有省保单位14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区县级文保单位55处。

衢州风光迤旎,有作为衢州发祥地的府山、有被誉为“围棋仙地”的烂柯山,有《聊斋志异》中“衢州三怪”的出没之地等名胜古迹。 衢州人文渊薮,名人往来频繁,谢灵运、白居易、孟郊、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等历代文人都为衢州写下了名篇佳作;徐安贞、赵扑、徐徽言、叶秉敬、杨继洲等衢州籍名人也为家乡谱写了瑰丽的历史篇章。

(二)“四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

衢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钱塘江的上游,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历来是浙西的交通、贸易和军事重镇,是四省边境地区的交通和贸易中心,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南宗孔庙,孔氏“第二圣地”

在衢州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最为有名是南宗孔氏家庙,为全国仅有的两座孔子家庙之一。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后裔——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抱负着孔子和元官夫人的一对楷木像袭封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赵构南下,赐居于衢州后,开始仿山东曲阜的规制建造,兴建孔氏家庙。从此之后,衢州就被孔氏子弟称为“第二圣地”。

(四)格局典型,城郭依旧

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衢州古城,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选址科学合理。衢州古城规划合理,布局严谨,坚固高大的城池由衢江和护城河拱护,宜于防守。衢州古城的格局为东西略长、南北稍短的长方形,城墙四周共设有六座城门。衢州古城内的道路自清代嘉庆始即呈四纵二横的棋盘式格局,经过规划的城内水系即便于交通,又便于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府城以唐代为基础,明代重修,至今仍保留有水亭门、大南门、小西门、西安门、东门、小南门等六座城门和近2000米城垣,城外的护城河也基本保持完好,二纵三横的道路依然是城市现今主要交通格局。水亭街和北门两片历史街区较为完好的保存了衢州清末民国初及民国初年的建筑风貌和街巷格局,是衢州古城风貌的集中体现。

重要文物

衢州古城内至今仍遗存有众多的传统建筑,它们的种类有孔氏家庙、寺庙、祠堂、城墙、城门、官署、会馆、古塔、钟楼、楼堂、厅阁及民居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府城和周宣灵王庙3处,省级文保单位有天皇巷天后宫、达源号钱庄、徽州会馆、衢州书院、衢州孔氏民居、神农殿、巨化电石工业遗址处8处,市级文保单位14处,市级文保点29处(详见附件1)。

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衢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位于名城内的有西安高腔、烂柯山传说、祭孔大典(南孔祭典)、杨继洲针灸等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6个,位于名城内的有西安高腔、祭孔大典(南孔祭典)、烂柯山传说、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衢州摊簧戏、衢州白瓷烧制技艺、杨继洲针灸、衢州祠堂营造技艺、衢州乌米系列食品制作技艺等9个。

历史文化街区

《衢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北门街和水亭门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宗孔庙府山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衢州古城西部,重点保护区面积7.75公顷,街区内有国、省、市重点文保单位14处,第一批公布的历史建筑有59处。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衢州古城中部,重点保护区面积1.19公顷,街区内有国、省、市重点文保单位3处,第一批公布的历史建筑有21处,是衢州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街区。街区建筑风格与街巷肌理保留完好,散布着庙宇、宗祠、会馆、城楼、古迹及成片的传统民居,是衢州保留最完整、最体现古城风貌的两个街区。

今天所要论证的是在北宋南宋时期到元朝初期在浙江衢州当时的时代文化生活背景,本人在2021年7月初,一偶然时间碰到一朋友说在我们的老体育馆工地有很多瓷片,而且在土中,我一听说马上就到工地现场,一看不知道,看了以后我惊呆了,在废土中参杂了很多的古代瓷器残片,这些瓷器残片就这样被拉出去倒掉,面且损害了原始瓷器伤害,多么可惜啊!想到我是搞古玩研究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有责任保护好这些古代瓷器的碎片,也可以以收集起来教学生认识古代陶器在历史中的辉煌与艺术之美,能让后人了解认知。于是呼我马上和工地负责人联系让他能给我在工地土中捡古代瓷器残片,当时看到 瓷器残片中,我发一现了许多北宋南宋五大名窑的瓷片,所以工地负责人答应我,我马上到挖土方的地方开始拣瓷片,一天两天慢慢拣,小心翼翼的把废土中的瓷片一片一片的拣出来放到我的桶中。到工地上去。

我就准备了到工地拣瓷片的工具,这样我一到工地就可以做的我事情了,见图片(一)

图 一

经过进一步的在工地上土层中发现土层有好几个层面第一层是现代近期民国时期约十几公分左右;第二层大约三十公分左右是清朝

明末;第三层是元末明初,第四层宋末元初时期,该层土壤中有瓦砾破砖,在这层土中有很多元初瓷片,第五层,土壤泥色漆黑,在土壤中有很多生活垃圾,贝壳螺丝类,其不乏有很多破碗底之类的在其中,第六层是唐末北宋时期的土层,第七层是自然环境土,也是沙石土石层,在我发掘工地废土层中,七层土地在三米左右厚度。

介绍完土壤结构接下谈论废土中瓷片形成及不同地方发现有不同影响,当时所用陶瓷的人群有关。

图 二

见图(二)该瓷器残片为唐代典型陶瓷红缸底的青釉;是一般老百姓之常用日用器,在这个时期老百姓所用的日用器多比较简单,出土的残片已看出以它为主。到了北宋时期那就不一样了,在这时期产品日渐丰富,从残片中看出有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耀州窑刻花印花青釉碗。

图 三

见图(3)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磁州窑

图 四

见图(4)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底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1998年3月,元代的磁州窑黑釉剔花玉壶春瓶从英国追回。衢州窑见图(5)

图五

在浙江衢州河东乡上叶村也叫“冬瓜潭窑”,烧制于唐、宋时期。发现三处唐代窑址,烧制乳光釉、月白釉、天青釉,器物有壶、罐、注子、施釉仅及口下的碗和盏等。宋代有冬瓜潭窑,烧青釉、青釉褐彩、黑酱釉等品种。青釉敞口圈足碗内划复线纹,采用叠烧工艺,碗里有支烧痕。划花盘采用满釉支烧,釉为深青色。罐、壶胎质较粗。青釉褐彩器釉薄,为青灰色,饰酱褐色彩。婺州窑见图【6】

图六

婺州窑,唐代制瓷名窑。位于今浙江金华地区,在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州、江山等地均发现遗址。婺州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越窑【7】

图七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原属今定州市)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1]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卞向和认为:定窑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龙泉窑【8】

图八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

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定窑【9】

图九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原属今定州市)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1]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卞向和认为:定窑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龙泉仿汝窑见图十

图 十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钧窑见图十一

图十一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2]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3]。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2003年07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钧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湖田窑见图十二

图十二

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镇窑图片十三

图片十三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窑炉之一,景德镇窑系属于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1]景德镇窑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年间。建国后发现瓷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窑、石虎湾窑、黄泥头窑最早,均为五代时期。南宋官窑图片十四

图片十四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像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邢窑,是一处隋朝-五代时期的窑场,现存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辖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1]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同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1]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规模,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窑遗址成为中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1]1996年,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012年,邢窑遗址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2020年9月,邢窑文化旅游区正式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等。

接下要讲的是出土瓷片省孔开后人在衢州的生活背景,从土层资片出土看孔氏后人在衢州的生活质量。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后敕建孔氏家庙,为宗庙。[2][3]孔氏南宗家庙既是官庙,亦有家庙功能,是衍圣公南迁后祭祀孔子先圣的地方,且比拟曲阜而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文物价值。当然因南渡后,特别是让爵后,地位下降,更没有如山东曲阜那般显赫,但它仍然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祭祀先圣,二是育人。孔子后裔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抱负着孔子和元官人的对 楷木橡从山东回家,带着家眷及下人有几百人一起乘着船和宋高宗赵杨皇帝到了浙江之后,宋高宗赐于孔端友在衢州盖了家庙(公元1255年) 建孔氏家庙,称为南宗。自从孔氏后人定居衢州以来:随从当中带了很多生活用具,包含与南宋高宗赵构皇帝赐于的各种日用及观赏瓷器。如:宋代,五大名窑类的,北方为主的汝窑定窑(见图)

官窑(见图)

钧窑(见图)

哥窑(见图)

看这些残碎片瓷 片就能看得出。当时孔氏家族在当时朝代有着很深政治文化 地位, 因为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衢州的孔氏后人拥有五大名窑的日用瓷器一点不为奇怪,接下来要说的是其它出土窑口残片。

北宋时期的当地衢州窑(见图)

孔氏后人带来的北宋 耀 州窑(见图

三、邢窑【见图】

景德窑(见图)

五、巩县窑(见图)

等等。从这些残片当中看当时衢州在北宋、南宋时期经济和社会事业上繁荣发达可称是一个江南富庶之地。宋熙宁(1077年)在浙江省商税各州中列入第二位,仅次于杭州。说了二宋时期的各种瓷器,接下来说说 金元至明时期的瓷片看历史。

衢州从南宋末至金元虽时期很短,但在这个时期内也没有多少变化,衢州人还是用以当地窑产的窑口为生活用品(见图)

家里富有的人家其本用用最高端的龙泉窑为生活用器(见图)

普通贫民老百姓则用当地窑口的日用瓷器(见图)

到了明代早期中期也有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日用瓷器的不同等级。大部份人还是用景德镇,及少数的衢州民窑类带陶性质的日常陶瓷用品,从瓷片印字来看,居住在该地区的有姓徐的人家、以及张家、王家、周家、余家、雷家、付家、闵家、祝家、方家、姜家、汤家、宣家、檀家、吴家、陆家、蒋家、兰家、汪家、吴家、通家、贾家、李家、屈家、卢家、等等从认知出土的碗底记印来看,当时北宋南宋时期应该有几十个姓氏的人群在此居住繁延生息,同时也包含南宋时期孔氏后人带来山东家族的其它姓氏人员。从使用日用陶瓷来看,孔氏家族们基本用定窑、邢窑、南宋官窑、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的日用瓷,其它下人及周边的老百姓则用衢州本地窑及福建江西窑生产的产品为主,见图姓氏底图该图片从出土中残片为标准,

文章,以真实案例及出土残片为附证,记录真实一面唐宋至明古代陶瓷的演变史及发展史,文章中以衢州史记中的历史记载为参考。结合本人从工地土层发掘为依据论述,如果有古玩艺术品爱好者及不同的见解有更好的论述。可以和作者本人进一步的学习探讨交流。

文章最后,作者想告诉全国广大爱好收藏古代艺术品的朋友,提倡发扬古老传统文化,弘扬古代陶瓷文化艺术。在你的身边任何地方或者工地上看到有古代的陶瓷残片请你捡起来保护好,然后给身边或者喜欢收藏的人给他做标本之用。而且能够利用残片当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也可以发掘陶瓷残片在当地地方文化历史背景。

文章最后,作者想告诉全国广大爱好收藏古代艺术品的朋友,提倡发扬古老传统文化,弘扬古代陶瓷文化艺术,今日之中国,正在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在你的身边任何地方或者工地上看到有古代的陶瓷残片请你捡起来保护好,然后给身边或者喜欢收藏的人给他做标本之用。而且能够利用残片当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也可以发掘陶瓷残片在当地地方文化历史背景。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