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作为天下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可谓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受到众人的推崇。
特别报道易学文化传承人中国当代著名易学导师——尉汤渺。
南易文化国学导师尉汤渺
导读: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可是人们的意识行态开始出现了信仰危机,曾几何时,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甚至对簿公堂的新闻开始见诸报端,还有很多不孝之子不把赡养父母当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中华传统的孝道受到时代的挑战。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重温经典,重温孝道,已成为当代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二经导师“尉汤渺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中华易学导师,华夏易学泰斗,易道国学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国际国学、易学专家顾问,中国易学家,中华易学导师联盟协会的副主席等,他对当代的孝文化深有感受。为了给中华大地输出更多的正能量,尉汤渺老师用心写了《孝道》这篇文章,为了让孝的阳光普照中华民族的大地,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上闪耀着金色的“孝”字。
让中华民族人民的孝史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远发扬广大,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孝治天下,祝民族辉煌,江山永固。
中华孝文化传播者与继承者
第一章、中华孝史传美德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二种说法是郭居业撰。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并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刊印。第一章、中华孝史传美德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第二章、忠孝贤良定乾坤
孔子在《孝经》中演讲孝道,百善孝在先,孝经孝典,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人人君子以孝为第一,万事万物以善为根本。 二十四孝执掌天柱,以忠孝定天下。二经道师云,天无忠孝不灵,地无忠孝不祥,国无忠孝不成,家无忠孝不宁,人无忠孝不仁。天讲忠孝,天下太平;地发忠孝,世代昌盛;国有忠孝,国家兴旺;家有忠孝,家宅安宁;人能忠孝,事事分明。仁义道德礼智信,全在忠孝内中分。诗曰:“二十四孝作标本,忠孝贤良世昌盛。三教原来一家人,共创国学劝世人。”《孝经》开宗明义章 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二经道师云,抬头谢苍天,低头记心田,孝为人之本,有本继孝贤。本章为《孝经》总纲,是《孝经》的基本精神所在。孔子对曾子讲:孝敬是人生德之本,所有品德、教化由此产生,教就是孝的文化,人有品德的根源是孝,由孝这个源头流出的河流就是教化世人,以服孝经之典,托孝感动天之福,还本孝贤之传承。
第三章、善为根本孝当先
善为玉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我们常常讲福田心耕,什么心耕呢?简单的讲,福田孝顺心耕,福田爱心耕。孝顺、仁爱,我们人生的福分和智慧就不断的增长。儒家有一部经典《大学》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末,不是最后一 名,财者,末梢也,财者,枝叶花果也。财富的根本是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孔老夫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就有讲: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是孝道。当我们力行孝道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福份就会很好地成长,儿孙代代也能得福,名曰“心地善,福禄至。”
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为人处世品德的根本。“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当我们真诚地孝顺我们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长辈祖先,并用这份孝敬心,爱天下的父母,爱一切社会大众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一定是至善圆满的幸福生活,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光明金色的人生。
第四章 孝安家庭万事全
劝社会上创业之士,你们虽有雄心壮志去创业,去面对事实的形势困难和环境因素,但你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你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当父母听到你们要去创业,他们首先是高兴,但实际在忧虑,为因他们根据现有年纪,目前的情况,手头上也没有钱,假使有一点钱已在培养儿女的时侯用了,甚之还欠债……。所以父母的情绪低落,产生忧虑,一旦外来有了压力,恐承受不了。父母还有能力的话,他们为丹心奉献。父母没有能力,这是无可奈何的。但我们现在自己都有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做好事情,以欢喜的事和欢喜的心向父母汇报呢?尽我们的一分孝心,就是要使父母少加压力,多献殷勤,能够使父母能过好幸福安康的日子。
有些家庭,父母以必生的精力培养你读书,后叫你在社会上好好做人,好好工作。你自己做人做事都不安份守则,弄不好,反到父母跟前频繁增加压力,还要用不好听的话,伤害父母,这是你没有必要的,你不孝到也罢了,不要失去你的人格和道德。你要好好反省自己,你做不好事情,是否你有过错、过失地方?尚确有过错、过失的方面,立马改正,弥补今后的工作和事业。
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当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气动了,就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更可气者还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于马路上而不顾。又有些绝少个别的家庭,有些父母还在挨饿受冷,真是“天地不见光,凄凉无可诉”的日子。其实呀,这些人在我们身边偶尔还是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诗曰:“阳光不见阴暗地,雷打劈裂无可避。劝君转心孝父母,阳光之下育新人。” 有诗一首(老人感叹):“我也曾经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此诗觉在伤感中,其情甚苦。世之为子者,必须生养及时,毋使老亲啼饥号寒,诸多怨叹,方得为孝。俗语云:“必在生前济咽喉,莫到死后祭山头。”是的论也。
注:古语分析:“爹娘就是灵山佛,何用灵山见四尊”。大人之口至圣,千万千万不要听到大人的怨言,人怨天怒,后果不可设想也。
又有不懂文化礼义的家庭,“虚荣儿辈,冷落长辈” 的做法,给儿女做周岁寿,办满月酒,做生日办酒,给儿女做10周岁,大排酒宴,办得非常热闹,大开杀生之诫,违背了自然养生之道,小小的年纪,天真烂漫的儿童,是一棵标致的嫩芽,要护养他成林长大、增强智慧、文星高照、功名成就,父母应该要多做一点善事,该放生而不放生,反而杀生害命,难为儿童年幼,经得起这样的罪过折磨吗?真的自不量力,害人非浅,是父母对儿女造成的罪过不赦。反而把70岁80岁的老奶奶,老爷爷的生日倒给忘记,这真不叫做逆天行理,逆天行事吗?有诗为证:“茫茫大地中,逆理数多行,年老无岁数,年少恭寿礼。折煞孩儿辈,快快复真理。” 这也是国学传统礼义孝敬文化末落的所在。二经道师云,悬崖勒马行孝廉,人间正道养天年。过失过错从头起,平安富贵自修练。对小孩的生日周岁本堂认为最好做到不杀生而放生,以上杀生重的罪过,请改过来,做到生日放生。望有识之士互相转告。
所以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孝敬是光荣的。
第五章、孝在世上报恩难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父母喜欢吃的多买点给父母吃。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丝丝皱纹。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这样小小的慰藉,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有些不孝子弟,把自己不想吃的东西留给父母吃,把自己不喜欢穿的衣服留给父母穿,父母的思想只要你们夫妻好,不喜欢论长论短,也不喜欢挑衣拣食,你们给了他们,不管好与不好也都认受。作为父母的儿媳你就不对了,孝敬父母是自己的孝心,是一颗真诚的赤心,你小的时侯,父母养育你情愿自己挨饿,自已不吃给你吃,千方百计把好的东西留给你吃,希望你快快长大成人。在《十月怀胎宝卷》有这么一段:“左边干床儿子睡。右边湿床娘安身。要是两边都潮湿。双手抱儿睡胸膛。一日吃娘三度奶。三日喝娘九度浆。娘奶不是长江水。又非山中树木浆”。父母养育你成人,恩重如山,德深似海。你可要真心百倍地孝顺,报答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
故事一则:哭竹生笋。时念父母含辛茹苦,应仅孝心侍奉。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是三国时江夏人,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则故事。孟宗少年时父亡,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汤,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孟宗大喜,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孟宗把竹笋釆掘回家煮汤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果然病愈。
后来孟宗官至司空。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二经道师说,幼时靠父母,老来靠子女。有好的吃先给父母尝。《花名宝卷》云:“在生买些爹娘吃,灵前供养是虚文。”你工作需要,不在父母身边,一日三餐吃饭,拿起饭碗,也要记得老父老母,多回家看望父母,多行孝敬之事。父母年老体弱,好比“风吹残烛,瓦上之霜”。 支撑不住多久,你有千般孝心,空怕机会也没有多时。
第六章、真情相待父母欢
母亲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妈说:“儿子啊,爸妈年老真的无用了,东也痛西也痛,走路上抚梯也有困难了,看来帮不了你们了,恐怕还要连累你们?”儿子说:“爸妈你们自己过好,我们也不想你们帮!”妈说:“儿啊,还会帮什么,妈东痛西痛是养你们的时侯做伤的。”儿子说:“年纪大了总要痛的,是正常的,我们东痛西痛有时也要痛。好、好、好!你们自己管好、自已管好!我们每天要上班,不好在家陪你们,你们自己管好,我们也不要你们管。好,我们要去了,明天还要上班。”爸不响,妈说你们去,妈有几只鸡蛋,你们拿去好吃,儿子说好的,妈说你们慢去,路上车子开好。老妈跟老爸说:“老头子我们要吃苦头了,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有点钱把儿女养大,大学读书,千方百计把工作找好,再给儿女娶嫁、成家,希望他们好好工作,我们年纪大好靠靠他们,现在我们老了,身体又不争气,经常生病,钱也没了,看来是靠不住的。”老头还是不响,老头子想,你做妈的要比我辛苦十倍,你讲无用,我讲何用?你也靠不住,我哪里去靠?所以不想讲。母亲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劝世文》中有一段文字:“十月怀胎万般苦,只有娘心自知情。儿出娘胎是珍宝,双手抱定母娘身。合家大小都庆贺,诸亲六眷喜欢心。爹娘爱儿如生命,养育长大读书文。”
当你出生的时侯喊一声“哇”,合家人都欢喜高兴,“爹娘见儿如珍宝,好比生命重三分。” 爹娘有了孩儿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视,千辛万苦把你养大成人,培养你读书,儿的成功,是爹娘的心血,儿的所有,是爹娘的劳累,儿的肤体,是爹娘的血脉,爹娘是儿最亲的亲人。爹娘老了,身体也弱了,你为什么不多关心呢?爹娘向你谈心,你好比对牛弹琴。真所谓:儿出生一个哇字合家欢喜,父母老了一个苦字无人知晓。诗曰:“孝子思亲应不闲,亲人红日已西山,门前流水依然在,日向西山不再还。”
看看爹娘,年青辛苦,终日劳累,真的老得多了,我们作儿女整天投入在工作之中,没有想到爹娘会老得这么快,我们都是良家之子,自己的小孩也大起来了,以上确实没有照顾周到,反而一心想爹娘来帮助我们,父母提醒也不多言,我们始终没有关心过他们,这是我们的过错。能知道过失过错的人,是好人,是君子,你若能好好孝顺爹娘,你儿子也一定为孝顺你的。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偿还。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呢?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呢?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这些人想错了,万万全全想错了。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赞扬的。你又为何不能给父母洗脚穿衣呢?那怕是给父母沐浴擦背也是应该的,你小的时侯,爸妈不是给你洗脚洗浴擦背吗?你若不知道?你回意你给你的儿女服务就知道了。你还不知道,可能是你的父母给你服务第三代了,你要深思,你要负起双重责任。
一个儿女,能够记得爸妈的鞋子尺码和衣服大小的尺寸,也算是一个孝子,可能在当今的社会记得的人还不多。不管是品牌,还是一件普通衣服或一双鞋子,你能诚信给父母买来,合身好穿,是你的孝心,是父母的福气。最好不要父母开口,作为男女多关注到父母春夏秋冬的四季衣服,关心到爸妈的身体素质。儿女孝顺应该孝,你尽了孝,还难报父母深恩。媳妇和女婿孝顺爸妈是正孝、贤孝,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好榜样。
第七章、孝顺父母不可等
有许多赤诚之子在读书的时侯,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大家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忘了自己现在不知在何等地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是这样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语出惊人,发人深思。是啊!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孝敬,而这种孝敬主要在亲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也就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时不再来,遗憾终生。
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带着爸爸妈妈,游完国内,游国外,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我说,那是不可能的,等待你把钱挣到手了,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啃得动好吃的东西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诗云:“苦口言词欲动人,劝君竭力孝双亲,倘然一日亲年老,不见爹娘空泪盈。”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做为子女,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年岁,常常要记在心上,不能忘记。人的寿命不可预测,现在父母健康安定,子女能常在膝下尽孝,全家其乐融融,是天下难得的好事,不能不知足。但是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衰老,这样欢乐的日子不知道还能有多久,所以不能不担忧。如果理解了这件事,既有可喜又有可忧的原因,就会常常把孝道放在心上,对父母的爱也会每天增长,不能自已。而侍奉父母也不敢有一丝毫的怠慢了。
你若把父母的年龄都忘了,等待你富裕的时侯再孝,恐怕你的时间赶不上了。二经道师云,一岁春风逝尽冬,和风送暧草木荣。草木还有重生日,谁见白发又还童。父母年龄犹如长江之水东逝而去,永不复回。当你回来的时侯你正面看看爸妈,爸妈不是当年的爸妈,爸妈确系老多了,看着爸妈日益苍老的脸,日益佝偻的背,日益霜白的鬓发,日益蹒跚笨拙的脚步,希望你要赶紧多行一份孝心,在大千世界的眼里,再也找不到半丝一毫父母年轻的身影;在父母慈祥的脸上,却清晰地看见了岁月风雨的残痕。
孝顺父母要赶紧去做,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母体弱多病,到了风烛残年,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陪伴和照顾,而不只是问候的电话,节日的礼物,生日的惊喜……,父母真的体弱了,必切需要我们,我们更应悉心照理,让父母能多活几年,乃至多活一年一个月也好。
孝敬父母如敬天,你应该感到庆幸,你还有父母可以去孝顺,可是你并不珍惜,其实,我只是想,老人已年近八旬,究竟还能有多少个春秋?别让日后自己徒增遗憾,落泪以视悲哀。常言道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孝尽父母的事情永远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钱能够得到全部表达的,他们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他们所缺的应该是与儿孙其乐融融的相处!他们所缺的是在他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他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在他寂寞时候的陪伴,儿女在外都忙能每周按时聚在一起,在他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
感恩父母养育情,“感恩”你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却不能认识到它的真正含义,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为你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从生儿养育到培养读书直至成家立业,父母一生的心血和劳累全都服务在儿女的身上。
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我记得一篇感人的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动人的原因,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心腑。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但感恩二字是要去做的,这里面也要分析,每一个家庭不同,老人的心也不同,但你要多知道老人的思想要求,不知爸妈有经济困难?还是日常人情困难和实际情况解诀不妥,他们需要什么,你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发出耐心的深思,尽量为他们做好办好,达到他们安心,这才是你实际形动的报答之恩。
编者魏东凯按:本文是当代著名国学大师,易学专家“二经道师”尉汤渺老师写的一篇有关孝文化的文章,尉老师怀着一颗慈祥的心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善语,句句贯入肺府,字字深入人心,配诗联和劝世文,劝导世人以善为根本,孝为第一的道德原理,唯愿以孝治国,以孝治家,以孝治人,以孝治心,以孝治本,为天下父母辈应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和责任,读后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是一篇传统文化的复兴的檄文,真心的希望读者以文为戒,大孝国家,中孝社会,重孝父母,做一个懂孝知孝的人。让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的孝善美德普边发展。
——公元二0一六年 丙申 冬 书于绍兴会稽山上 尉汤渺
★尉老师手机:13757585257。
★助理长手机:(尉)13615758576。
★秘书长手机:(尉)13819585141。
★易道风水网官网:www.yidaof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