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重点推荐】当代风水名家——章羨仝

2022-04-18 17:23:18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章羨仝,男,浙江绍兴人,先驻河北石家庄,传统文化传播者,当代风水名家百强,百名行业杰出人物,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宣传大使,《名家推荐》栏目特邀嘉宾,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收录名家,《决策中国》智库联盟副理事长,现任河北祥圆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管理研究院品牌委“品牌强国科技智库专家”。同时章羨仝老师也是千年历代单传姓名学隐派传承人,道家全真派传承人,道家正一派传承人,佛教唐密三十五佛大礼忏传承人,大道风水传承人,易数神断传承人,玄学九天道法传承人,借物炼心——“生活道”创始人。。

章羨仝老师,天资聪慧,从小就对传统文学深感兴趣,兴趣之余学习书法、篆刻、绘画并多次获得奖项。21岁在江山市地方人民大会堂搞“首次个人书画展”,当年在自己部队搞“第二次个人书画展”。章羨仝早年入伍。2008年全职从事易学研究。

章羨仝老师精通姓名学、风水学,还擅长中医,他认为中医和易学是相互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辅相成。除此之外,还精于佛学,还建群公益讲佛学。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敢于发扬,淬炼百家精华,终集易之大成,将易学和中医相结合,结合风水学与现代心理学、建筑学等服务于广大人士。

章羨仝老师以自己的悟性与修为、责任与担当,行走红尘、救度世间,传承文化,使古老的中华易学焕发出了新的时代风采。在没有接千年传承姓名学之前,章羨仝老师曾是六家公司,一家学校,一个杂志社的投资方,职务是董事长,校长,社长。接了千年单传,传男不传女,一脉相承后(14亿中国只传一个,师找徒),胸怀大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在,一直从事起名,兼风水,玄学,中医,佛学授课。

他希望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章羨仝老师曾说,很多研究易术的人,往往不重视易理,认为自己是研究具体的运用之妙的,那些玄虚的易理和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恰恰相反,历代易术大师都是精通易理的,往往是个大儒。比如风水的鼻祖郭璞,曾经注释过《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楚辞》等古籍,可谓饱学之士。

在过去几十年里,章羨仝老师全方位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立志做行业引领者。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者,扎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同时章羨仝老师在多次讲学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勤劳刻苦、刚正自强、坚韧不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以博大的胸怀,慈母般的包孕万物,他希望易学精髓得到更好的传承。

下附章羨仝老师三篇文章供参考学习:

《 香 道 》

章羨仝

——闻香如何得道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讲到香,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甲骨文》《周礼》以及《诗经》中,还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将熏香作为治疗疾病方法之一并运用在医学上。

香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涵盖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从民间的祭祀到社会各阶层群体,到生活日常用之,展现了大自然之美与人性化香韵相结合。

在宋、元时代,品香,喝茶,插花,挂画,作为上流社会生活的“四雅”。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香文化至今一直屹立不倒。为什么有如此长的生命力?

这与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密不可分。我们知道,人文始祖伏羲创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太极图,酝酿着生生不息的宇宙运行规律,太极简单地,朴素地总结了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这个规律的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观,正是道文化的自然观,这个香道文化正是这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酝酿而生,从而使原有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逆流而上,让两仪归一,一归无极的过程,这就是香道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从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来,难有人讲过闻香后如何得道,我也翻过书籍与历史资料,只讲到香的文化史,香品、香具,讲到香的用途,还有些表演的演艺类手法,但我今天要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的是闻香如何得道,这个得道的机理是什么?

如把闻香能得道的机理搞明白,这才是香道的真正实质意义,如讲表演手法,各种优美姿态,这个与闻香后得道没有多大关系。好像佛教与道家举行法会前的穿着各种服饰打扮,让人只能吸引眼球,但不是佛法与道法的实质,那只是表法给人欣赏而已,是吸引人的方法,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所以,我要阐述的是闻香如何得道的机理?但愿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希望能真正的帮到你,这是我写文章的目的。好!长话短说,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闻香是如何得道的机理?

 香的名目繁多,如:檀香,霍香,降真香,沉香,乳香,丁香,松香,艾香等等,经过我数年研究与实践闻香,能让人快速升华到精神高度,然后往灵性层面转化,艾香是最快方法之一,其次是降真香;往往好多人不理解,艾香是最普通,又是价格最廉价的,为什么艾香最快,最有帮助?

也许在大众心目中,贵才是好东西。我们要知道,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是贵的;但往往不需要,可有可无,也没有多大作用的反而是贵的。例如:空气,水,是最廉价的,但是是最需要的,缺一不可,缺一样,人就无法生存;像钻石,是最贵的珠宝之一,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反而是最贵之一。

如果没有空气,没有水,我们都活不成,所以贵与贱不能衡量事物的好与坏,只是物以稀为贵罢了;所以艾香就相当于价廉的水与空气,但对养生与悟道是妙品。我下面会阐述艾香为什么有如此的功效?

在阐述之前,先了解一下历史。

     在古代行军打仗千军万马,最重要的是解决水源问题,如果水源解决不了,官兵就会渴死,那怎么办?

行军前需用艾草来找水源,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为了收复匈奴,在沙漠作战,沙漠没有水,怎么办?

 先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艾草有一种特性,性向下,沿着沙漠往地下走串,自动去找水,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将水一同蒸发升腾,军队在5里去找,看见哪里地面有水雾冒出来,表示这个地方的地下有水,然后去挖,不一会儿水就出来了。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艾有走串(通气)的优势,所以,在香道里就有艾香,闻了后,能在体内走串(通经),作用比一般香大,走串之力很重要。

 讲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这个走串之力与悟道有关系吗?有,并且相当之大。在这讲之前,首先要明白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对修道来说,是“借假修真”,人如何“借假”?什么是“假”?

我们这个身体皮囊是假。什么是真?灵魂才是真,才是不生不灭,灵魂要修真,必须要借用这个皮囊才能修到这个大道的真。如人的身体皮囊气机跟不上,要想见性开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身体是悟道的工具,如工具与身体不相匹配,心支配不了身体,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修道也会半途而废。

所以,修道的实修实证,就是内外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身与心合一,不合一会如何?不合一会身是身,心是心,身心分离,身心分离会怎样?会“行尸走肉”。

话不好听,但就是事实。所以修道难,难的就在身心合一上,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往往年青时有良好的身体,但内在的修为高度达不到,会“身有余而心不足”;到了年龄大了,学历,经历,阅历也有了,悟道心性资本有了,但身体跟不上了,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一般修道在45岁左右能开悟就开悟,过了太大年龄气机跟不上,年龄太小心智不成熟,45岁左右是悟道的黄金时代,千万别错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悟道并不是单方面,像似一盘花,要开花,需要多方面配合,如:土质,湿度,温度,阳光,季节,气候等,缺一不可,花才能开放;人修道也是一样,要多方面配合,如各方都成熟了,但身体的机能跟不上,就冲破不了“能”与“所”,只有能与所冲破,才能让六根与六尘脱离,让能与所脱落,从原有的无明系统转到明觉系统,所谓的见性开悟。

但如今开悟的人凤毛麟角,为什么如此少?原因是不会利用工具,不懂得方法。

如懂得了方法,不会利用好工具,也不明白如何入道的机理?

这是千百年来修行者所要关心的话题;如果你想从香道中作为外缘助力,掌握闻香机理,然后并善加利用,这才是闻香得道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天与大家一同探讨的重要话题。

 其实,闻香悟道并非难事,难的是不懂方法,如善知识不去引领你,自己摸索是非常困难的;当有善知识引领你,但你自己还需要福德资粮来配合,如福德资粮累积不够,智慧上升不到一定高度,给你引领,还是慧性跟不上,因为智慧是要福德资粮做基础,有福德资粮,智慧自动上升,再去引领,你才可上路,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以,香道针对的对像是有福德资粮的人,上年龄或者说见悟的人,现市场上见悟的人很多,讲道理什么都懂,但修道不是“见悟”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而是要“证悟”。

见悟是你心性己成熟,也明白了理,各种佛经也参得差不多,但心性成熟为什么开不了悟?

因为身体没有跟上,只有身与心合一,才能真正合一,才能让“能”与“所”脱落,脱离轮回。

 在此,先分析一下身体,人的身体首先要健康,为什么不能有病?

有病就难以开悟,那只好找助缘。这相当于一盘花,没有到季节,最好的土质,温度,湿度,阳光都达到了要求,还是花开不了,为什么?

因为季节没有到,季节就相当于身体健康。

 人修道也是一样的,如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没有好的身体,一样冲破不了。

为什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明白,这里讲细一点,例如:你的脾胃功能不好,就是这一条,开悟就难了。

为什么?因为身体的脾胃不好,说明你思虑太多,思虑就是念头,念头太多,念头多就是悟道路上的拦路虎,就难以开悟。这是什么原理?因为《黄帝内经》中讲到,“思伤脾”。反推一下,你的脾胃不好,是不是思虑太多,思虑是什么?思虑是念头,念头太多,念头多自然三心得,三心得何来开悟?

在《金刚经》云:要三心不得,过去心不得,现在心不得,未来心不得。三心得了,就是放不下你念头这把屠刀。在佛学中常听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往往好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以前做了好多坏事,也杀害过某些众生,现金盘洗手,不再干了,如这样理解就理解歪了,理解到皮毛上了。

这个放下屠刀讲的是内心的念头,念头是生生死死轮回的根,如根的念头不空,就会有轮回。所以佛教还有一句话:叫“若想人不死,先死一个人”。先死一个人讲的是“识心”,识心不死,“真心”不显。这个真心就是本如,如来,法性,本我,实相等异名同意;如何让“识心”死?让“真心”显?

要识心死,识心是什么?识心就是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心的依托是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针对的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再依托是六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在十八界基础上还有七大,就是地、水、火、风、空、根、尘;共二十五。也叫二十五圣,让二十五圣的某一处下手,这是修证二十五圆通法门的关键所在;三界十方一切如来修证圆满都离不开二十五圣圆通法门。

 但今天讲的香道是从哪里入手修呢?这是今天要来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的主题。

 香道从鼻根入手修。可用普通艾香(陈年的艾香更好),闻香后,香的烟的性是向下,但香的香味是向上,这个懂古中医人都明白,如:在《伤寒论》中配药,香的桂皮与辣的生姜走的是上与表;苦的淡的咸的走下,烟有苦之味,包括抽烟的烟油,味也是苦的,苦为走下;香为走上,这一上一下,产生走串之力扩张;这相当于去吃火锅,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去吃火锅?

因为火锅里有桂皮,生姜,白芍,枸杞之类配料,桂皮与生姜的辣是走上走表,白芍的性向下,这里讲一下白芍,白芍在古经方作用是降和泄,收敛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气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所以白芍能治腹痛。

白芍下降,桂皮向上向外,这个一上一下一敛一张,让我们情绪低落或压抑久的人产生宣发,一旦宣发,发泄出去,心情就舒畅了,所以为什么好多人愿意去吃火锅,因当今社会压力大,所以去吃火锅,原理就在这里。但好多人去吃火锅,感觉吃火锅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这是大多数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闻香,香也是一上一下,同时走串之力强,所以闻香后,心情特别舒畅,这香的走串之力,让年龄大的人,见悟的人,心性达到见悟但身体跟不上的人,身与心分离的人,由于闻到香后,走串之力一下子到全身运行开来,当人的身体一旦运行开来,心结就自动消融,就慢慢打开,阳气上升。

当然,穿的衣服要配合,要宽松,心情放松,闻香前要沐浴;我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运动无国界”;这句话讲的实质意义是说,当身体运动开后,阳气就上升,气机就通畅,一旦通畅,正能量自动产生;这好比是晨跑的人会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情绪低落,状态不好,早上去晨跑,一晨跑,他心情就好了,为什么?

 因为运动开后,体内的气机在上升;运动是产生热量,这个热量就是阳,也叫升阳,这股热能阳气是正能量,如情绪低落,一运动就把阴的负面情绪低落消融了,这是机理所在。如不去运动,情绪低落者,慢慢消沉,最后会变成忧郁症。

所以一运动,阳气上升,正能量自然出现,正能量阳性自然能消融负能量的各类信息。正能量阳气是什么?

是道。是太极图的阳极,当正能量不断扩大,太极的阴极慢慢开始转阳,当阴消融,阳上升,原有的阴阳二仪就归到一,阳气与道本是一家,阳到道合,道为天,天人合一自然合成。

合成后自然无我无他,无对无错,无分别心,打破二元对立,自然无界线,所以,“运动无国界”是讲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借助外力可调控自己的心情,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说明我们有缘,让你了解了这些机理,有多少人修行不懂机理,埋头苦干;不得理,何来修?只有理通了,才可上路,有句话叫:“理通法则明。”

  当闻香后,身体的气机开始运化,心的能量往上升,由于香的走串之力,让体内的五脏六腑气机开始运行,从原有的某脏腑缺陷障碍慢慢消融,然后走上太极的阴消转阳,当阴极消融到成阳极时,这时,心里会产生法喜,念头看得清清楚楚,念头几乎不出现,内心的安乐,自在,法喜由然而升,但不是开悟,还必须冲破归无极,无极为虚空法界,然后再加心性达到高度,身与心就开始合一,让正能量上升,往阳层面升,三心自动不得的,三心不得与身体运化开有直接关系,这里与道家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同一个理,有机会讲道家。

当身与心都达到最佳状态,也相当于这个阴阳太极图让阴消融成阳,从原有的阴阳太极转变成无极,也就是两仪归一,一归无极,无极也是虚空法界,才能让能与所脱落,这个“一”如何打破?

佛家用“棒”或“呵”,或某一机缘,或外加助力,让识心离,真心坐。

也相当于二根拉得紧紧的绳子,中间一刀,再也无法连接,也就是让“能”与“所”脱落,心光顿发,所见之物处处法王身,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无二无别;即所谓的“开悟”。

 明白到这个道理,你平时去实践,善加利用,就可上路自修了。我们如果懂得唐密针灸前行禅,是利用针灸,在足三里,气海,中极穴,关元穴下针,足三里是胃经原穴;气海是身体气之海洋,在任脉上,能培补元气;足三里与气海配合,能达到精满气足,这个用艾条,不是艾香,让艾条的烟从刺针口边进去,捻针左为补阳,也就是顺转,一般左转9圈,9为阳;如要泄,可右转,也为逆转,捻转6圈为泄,6为阴。让艾条的烟从针刺边处进去,让艾香在体内走串之力达到周身松通,最后天人合一状态。

 所以修行上年龄的人要借助外缘,一旦让“能”与“所”脱落,像似两根绷紧的绳子中间一刀,永无连接。艾香费用很低,也不复杂,希望看到的同修多去实践,在实践前还是那句话,你个人的福德资粮必须上去,福德资粮与智慧挂钩,福德资粮到智慧自然到,再加正确方法善加利用,自然“回家”不是梦。

最后用一偈与大家共勉!

人落凡尘行历炼,

志愿人道出红莲;

若想生活道中求,

借助得法勤加越。

——元归——

《茶道》

 讲到茶,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三皇五帝时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那时开始,已经对茶极为重视,商末时代,巴国把茶作为贡品献给周武王;魏晋南北朝将茶商品化,南宋时期,茶传入了日本,朝鲜。

  茶称之“道”也从唐朝开始,从历史资料看,“茶道”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是唐代僧人对剡溪茶写照,剡溪是地名,今在浙江嵊州。有机会可品一品剡溪茶。同时,也自然会联想到茶的公案,赵州和尚“喝茶去”。至今难有人参透此公案究竟在讲什么?今天也一起聊聊“禅茶一味”的话题。

  茶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从而让灵性得以升华,归于本源。茶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茶道有一定的遵遁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等等。今就不探讨识茶,鉴茶,品茶,沏茶,赏茶,闻茶等茶艺上的外相,着重探讨内在喝茶何谓称得上“禅茶一味”?也就是说着白一点,喝茶如何见性开悟?“茶”称得上“道”字,并非什么东西称得上“道”的,道是规律,是真理,是与本源相合的实相,是常人难以理解,也是不可思议,难以言表的。今以此话题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我们直奔主题,喝茶如何与本源相连,达到天人合一,我们首先要了解茶的作用,为什么茶能起到与本源合一?然后我们再来探讨与本源合一的机理是什么?其实,无非是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与其中之一契入罢了。

  我们知道二十五圣成就,无非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十八界,再加地,水,火,风,空,根,识这七大,共二十五而证圆通,归于本源。

  我们可以用继承唐宋遗风的日本茶道为例:讲的是“和、敬、清、寂”。我们首先来探讨“和”字,这个和是讲和谐,平衡,共容,让身体的五脏达到和谐,共容,平衡,才能与道合真。当达不到五脏平衡,气机跟不上,悟道不得力。只有五脏平衡,这朵花才能正常开放。所以,身体是以借(假)修真的工具,身体与心相连,与五情也相连,身体五脏平衡,心情自然愉悦;反之,五脏失衡,五情失衡,喜、怒、恐、悲、思失衡,心情自然被念头这个拦路虎障碍住了,难以入道;所以,身体是悟道工具,切莫怠慢身体。

  好!我们进一步来分析茶,茶的品种很多,分五色,红,黄,绿,白,黑。《黄帝内经》指出:绿色属木,是肝之色;红色属火,是心之色;黄色属土,是脾之色;白色属金,是肺之色;黑色属水,是肾之色。也就是说根据个人体质适合自己喝什么样的茶才能共容,共和,有的人喝绿茶对他有感觉,有的人不适合喝绿茶,一喝会二、三个晚上不能睡觉,到第三四天无精打采。喝茶是让体内的失衡点填补上,从而达到平衡,和谐,相容。

  相容,平衡才是喝茶近道之理,如不相容,反而失衡,最贵的茶反而适得其反;有句话叫:“黄金虽好,放眼遭殃”。还有一层面能近道:就是喝茶的水温,水温为热,进入体内,一热升阳,人的思想意识自然会往阳性,正面,积极,乐观方面走。会让消极,自私,嫉妒,傲慢这内心的这遍黑森林自然消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是感性的,有境生情,有感转识,这个“境”是指外境与内境。我们听过“运动无国界”这句话吧?这句话是讲,人一旦运动开,人的思想意识往积极,乐观方向走,也就是升阳,一旦升到阳性层面,就是道体太极图的白半球层面增加,这层面一增加,自然与本源接近,每个人的本源是纯阳体,本源每个人相同,按佛家讲,每个人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本源,就是如来。一运动升阳,阳性近道,近道得同,是这个"同"就产生了无国界,“同”自然也为“和”。

好!再回到主题,所以从体感上入道,也就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身根入道,再加茶本身提神醒脑作用,很快进入第二阶段“敬”;为什么会产生敬?这个敬就是敬畏,就是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当人的身体五行一旦平衡,像如一张四脚桌子,三脚着地,一脚悬地,给悬地的桌脚一填补,自然平衡,五脏自然运化和谐;温度高于人体热量,一入体内,热为阳,阳性一升发;同时茶本身能解毒提神醒脑作用,很快会把阴性,负面信息消融,阳性升华,一旦负面信息消融,人就进入正面能量状态,正能量即是“道”的层面,道家修行讲的是去阴增阳,阴性减弱,太极图的阳性自然增大;阴性减退,阳性增大,自然近道矣。如佛家层面,身感一热,一提神,就达到心感法喜,一旦法喜,大脑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自然不得,三心不得,时放当下,近于“定”的层面;三心不得,如按现在语讲叫能量不流失,能量不流失,“定”中生“慧”,“慧”即是“爱”,大爱自然产生。

  大爱是无边,天地万物皆是爱的化生,所以天地灵气自然近矣,所以这种“敬”畏之心自然显发。再加饮数杯加强,有“敬”产生“净”,这个“净”就是清净心,这个清净心已近于无欲无求,身畅体通,法喜使然,这层面如有禅语或悟境相洽,或棒或呵,很快达到“寂”,这个寂就是悟道,也就是明心见性,“能”与“所”脱落。所以"禅茶一味"这句话一点不夸张,这才是真正的茶道契机与理路。

 我们再来参赵州和尚“喝茶去的公案,”赵州和尚是我国唐代高僧,法名从谂,他住世120岁,可谓长寿的高僧。他晚年的时候,常住赵州观音院,各地前来参访这位高僧大德的僧人不断。一次,他问一位新来的僧人:“你到过这儿吗?”新来的僧人恭敬地回答:“到过。”赵州和尚平静地说:  “吃茶去。”这位新僧人默默地退下去了。赵州和尚又问另一个僧人:“你到过这儿吗?”这位僧人凹答说:“没到过。”赵州和尚同样说了句:“吃茶去。”

 

  在场的院主非常疑惑,事后请教说:“和尚,为什么到过和不曾到过,都喝茶去呢?”“院主”赵州和尚冷不丁说了一声令下,院主下意识地应答,赵州和尚仍旧说:“吃茶去。”这则公案究竟在讲什么?从唐朝之至,难有人参透这句话的本意,不管是网上,还是视频等等,难有人明白此意,今天就以此公案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赵州和尚为什么问来过的和尚,“你到过这儿吗?”这并不是真正的问,是通过法语问,来考验你的境界如何?难道赵州和尚真的不知道那几位僧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吗?不一定。赵州和尚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以前来过还是没有过来,问的意思是法语的考验,问这和尚懂不懂禅法。这是问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更加透彻,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白糖甜不甜?大家一定会回答“甜”。

  为什么会回答“甜”?因为你们通过过去的记忆回答,在人的大脑记忆思维中,糖就是甜的,这个没有错。但禅是“当下”。是三心不得,过去心不得,未来心不得,现在心不得。如答“甜”字,自然你得过去心了,答过去心,你自然不如法,自然不合道,不合道的回答,只好让来者“喝茶去”,让他再去做功课,再去悟道的本体。道的本体是“当下”,当下是过去心不得,现在心不得,未来心不得,才是“当下”,请问当下嘴里甜吗?当下嘴里肯定不甜。 为什么不甜?因为当下糖不在嘴里,自然不会甜,这样能否明白?为了让大家更听得明白,再讲一公案:有一学僧前来拜谒沩山灵祜禅师,学僧问沩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不回答问题,反而对来人说:“把禅床给我搬过来”。话音刚落,有学僧起立发问:“请问师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呢?”赵州禅师在场,马上抬头,仰望着风中摇拽的古柏,意味深长地回答道:“庭前柏树子。”学僧又问道:“师父,你不要用境界开示来人。你还是请你明确告诉,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呢?”赵州道:“好吧,我不用境界开示,我会明确告诉你。”学僧追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正色,朗声答言,“庭前柏树子!”

  从这个公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学僧是问过去的事,但赵州禅师不给他回答过去的事,而是启发对方,不要把过去心执着不放,让他过去心不可得,只有当下才是道的根源,但学僧还是执着于过去心;赵州和尚的师父沩山禅师也是启发他,不要放过去心,而放当下心,当下就是“把禅床给我搬过来”。这学僧还是不明白。人为什么苦?因为三心所得,过去心一得,后悔来了;末来心一得,恐惧来了;现在心一得,烦恼来了;后悔,恐惧,烦恼都是苦,学佛是“离苦得乐”,三心得,能得乐吗?

  肯定不能,只有当下心,才法喜充满,与本源相连。赵州和尚回答“庭前柏树子”,意思是告诉学僧,我当下只看到寺院庭前的柏树子,不去追遂过去心。但学僧还是抱着固执己见,要找这句话的内涵,有何意义?在禅话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我章老师今天讲也是“落草”,如不落草,如何引领大家,只有引领出来,与本源相连,个人才得以回归,家庭才安居乐业,企业才创新发展,社会才安定和谐,国家才国泰民安,世界才能大同。不管你现在有没有听进去,至少种了种子,等机缘成熟,有一天能与所脱落,心光顿发,一起共同引领大家,同归本源。

“喝茶去”的公案,赵州问刚来僧人:“你到过这儿吗?”对方用过去心回答,自然不如法。因为“来过”与“没有来过”都是过去心,这样大家听得明白吗?那为什么叫院主也喝茶去?因为院主不懂禅法,自然叫院主也喝茶去。

  喝茶就是让他做功课,再去悟道去,再去实修。因为这三个人个个不如法,前二个用过去心回答,把过去心挂在心头,何来出离?因为说来过与不过来已经落一边了,落一边不是道,道是“不二”,脱离对立。说来过与不来过都落一边,落一边为阴阳二元对立里面,自然不符合道了,所以,赵州禅师叫这二位喝茶去。那院主为什么也让他“喝茶去”,因为院主看不明白,也不懂禅的法语,自然与道远矣,没有放当下心,自然让他也喝茶去。只有把握当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天人师,佛!

今就此搁笔,最后一偈与大家共勉:

大千繁花风和丽,

攀缘论理循中转;

时放当下方是真,

回家和合才有门。

——元归——

《浅谈书法可悟道》

讲到书法可悟道这个主题,我们就会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四艺,四艺皆可悟道,皆可成就。但今天要讲的是四艺之一的书法,但愿下面的内容对练书法的爱好者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我们知道,书法种类很多,有甲骨文、篆体、魏书、真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同时在这基础上,表演手法分大楷,中楷,小楷,同时如用艺术手段表演出来,在毛笔的基础上,还可用手指写的指书,石头写的石书,竹片写的竹书,还有可用各种各样的工艺手法制作,如:根雕性的字,用喷洒性的字,固体加热成液体浇上成字体的字等等,表演手法千变万化。我记得在二十一岁搞个人书画展时,单独书法八种字体、十三个类别,没有重复;书法这领域,也是博大精深。

   但在众多的书法种类与类别中,如何从书法中悟道?选什么字体、什么楷、来悟道?本人有所心得,供练书法爱好者悟道做参考;好像音乐的音器有千百种,但能悟道的音器并不多,目前大家熟知的就一种,即古琴。除古琴外,别的乐器能悟道好像没有听说过。书法也是一样,字体十来种,表演手法千百种,但能悟道的,小楷之最。为什么小楷易悟道?有什么机理可阐述小楷易悟道?今天就以这个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也许你想在练书法中悟道找途径,但愿此文能给你带来指导性的作用,给你抛砖引玉,做悟道的指南。当然了,也许你也找到一种更好的书法手法可悟道,那你也分享出来,让大家借鉴,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真一形成,容入大道,回归本源。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和谐!共融!安泰!平等!友爱!互敬的大同世界!

以下内容也许能对某些书法爱好者有感同身受,产生共鸣,那么请你坚持下去,从练书法中悟道,可能是你悟道的捷径;书法不单能让人可悟道,而且还能给人美的艺术享受,在兴趣爱好中悟道,成就,何不美哉!

记得五六岁时,对书法结下了很深的缘,那时还没有上学(我们那时没有幼儿园),三姨夫送我第一支毛笔。他是怎么得来这支笔?在我们老家有一个风俗习惯,人老了离世,在葬时,棺材推进去前,要举行仪式,有一支毛笔要往外扔,谁接到这支毛笔,以后写的这个人文笔好,书法好,三姨夫接到了这支毛笔,是他送给了我的,我那时也不会写字,也没有墨水,看到一瓶紫药水,在以前,赤脚医生给家庭配备伤口用的紫药水,我就以紫药水当墨水,到处乱写乱画,觉得很好奇,蘸一下能出来颜色,还可不断画,那时就恋上了毛笔,在桌子上,椅子上,墙上,地上到处画。

 后来上了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书法课,就爱上了书法,记得第一本练的字体是柳体,那时,满脑子都是书法字体的影子;看到某些百货大楼的招牌字,晚上睡觉还在回忆,同时用手指意会在被子里写;我记得有一个夏天,自己用竹子的壳叶做的大毛笔,比人还高的笔,拿了一脸盆清水,用清水作墨水,在百来平米的水泥地上写,走着写的大字,一个字有几十平米,太阳一晒,水干了,再继续写,还写过一段时间;练书法,没有正规老师指导,都是自己爱好,柳公权体练后,再练颜真卿体,再后来练篆书,新魏体,隶书,行书,草书;对于书法悟道,是我无意中发现,虽我本人没有从书法中悟到道,但在悟道路上领域得到线索,但愿此文对书法爱好者做悟道参考。

首先讲一下写书法易悟道的起因,我从1998年百日闭关最后一天出来时,送我们一个“回”字,并吩咐我们回到红尘历炼,要我们在红尘中悟道,还吩咐要创一套无任何宗教派别的功法,也就是不分宗教,不分派别,不分肤色,不分国界的功法,并且从中悟道。出关后,心中时刻惦记着师训,但心中一片茫然。如何在生活中悟道?还吩咐要创派,那时一点思路都没有,这个命题给了后,没有一天松懈过,时时刻刻惦记着。一直到2019年,足足二十一年时间,还没有创出来,并不是不努力,不管是走路,工作,吃饭,睡觉,时刻盯着这个主题,虽然自己在2011年底冲破了这个点,但要创派,是件不容易的事,多次创派点子出来,但又被自己否定;想出来,又被自己否定;到了2014年有一个初步稚形,接到信息,要我试讲一年,于是建了一个微信群,找了十个有慧根的人讲,终于有一个零基础的人冲破了,给我增加了信心,当然,冲破是有见地标准的,不是随意而论;但功法成形,到2020年才成,差不多本人冲破到成形又花了十年时间;创的功法名叫“生活道——借物炼心”。这套功法,是不分宗教,不分派别,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时空,六道众生皆可修的功法,至于能否有效?2014年已实践过,有效;也许有的朋友看过“生活道——借物炼心”的文章;但如何步入实修实操?至今未传;何时推广?时间到时,自然会推广;到时有缘的朋友,将来自会相见!

 

当初,在九八年给了要在生活中悟道的主题后,时刻不敢懈怠,也知道中国文化的琴棋书画可悟道,但不明白如何下手,理不明,既使快到目的地,你不明白路是正确,你也会放弃;例如:我们听过游泳,因为迷雾没有看见终点,快到终点却放弃的故事。讲的是加利福尼亚海岸,43岁费罗伦丝,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在21英里,游了15个小时,还离加州海岸半英里时,放弃了游泳,千千万万电视直播的观众为她可惜,原因是浓雾让她看不到目标而放弃,如再坚持游半英里,就到彼岸。我们悟道何不是这样,加温到90度的水,距10度加温就开了。90度时放弃了,往另一处修,原因是不知道这方向是否正确,是否能悟道。对不对?此文章是告诉你,虽然有雾,看不到前方,但可告诉你只要再坚持半英里,就可到彼岸;如放弃,等于前功尽弃。

记得在2001年,我住在北京天坛南门,房子是租的,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做,刚好有一点积蓄,三个月没有去工作,原因是想不明白,生活中怎么能悟到道?满脑子有无数个问号,也无处找答案,上下五千年,没有一个开历史先河,也没有传承典藏下来,如何在生活中悟道的理路与方向指南?也无法找到成就者的足迹,只有自己苦思冥想,自己摸索,想多了,想累了,选择了放松。

 那段时间,就是不想工作,每天早上与一些老年人一早四五点,到天坛公园内喊嗓子,四五点,天是黑的,微微的灯光处大声喊,没有人看到,能喊多多长的音就喊多大多长,一开始还不习惯,小时候还可以喊,长大后反而喊不出大声与长音,原因被“难为情”三个字压止住了,天真的童心早被所谓“成熟”两字覆盖了,不能显发了童心;在那时,内心苦闷,就想发泄,就想放松,就想无拘无束,放开喊,前几天不习惯后来成了习惯,习惯后如一天不去公园喊,反而不习惯;每天到公园大声喊嗓子成了生活一部分。那段时间是身心最放松阶段,虽然放松,但还是想不明白,一边工作,还要一边悟道,这两者兼容如何修?有多少人,为了修行,专门出家去寺庙修行,顿入空门,但也不一定今世能成就,在红尘工作中兼修,同时要悟道,创派,那是更难;多少次告诉自己,要么干脆到寺庙修行,要么干脆在红尘中先赚钱,赚到钱后再修,有这想法,不敢违背师命,内心的纠结至少徘徊五年之久,内心一直在争扎,有苦说不出,把每天喊嗓子作为发泄方式来平衡内心,如果你也有同样感受,在生活中悟道,问自己:是不是两者兼容,非常难呢?无数次反抗,但又无数次说服自己,也不敢违背师言!那段时间,干脆选择爱好练书法,因为书法是我的爱好,也知道书法能悟到道,但不知道书法悟道的理路,要自己去摸索。

在那段时间里,只有问题,没有答案;内心一片茫然,像似放风筝,虽然在空中上方给自己摇摆,但总有一根线牵着你,时时刻刻不得松懈。也快乐不起来,到底道是什么东西?开悟是什么?为什么要在生活中悟道?道在哪里?有一连串问题,没有答案。也不能去寺庙,必须在红尘中实修,红尘中找答案;那段时间,想不出办法,做起了喜欢的事,练毛笔字,无拘无束的写,有一天下午,在写时,不知不觉越写越小,只有0.7厘米乘0.7厘米,越写越小,最后写到作文格子里,作文格子又不断写小,能在作文格子写到4个毛笔字,我觉得还能小,写到了一作文格20个毛笔字,我觉得还能写小,又写,写到了一个作文格37个毛笔字,再继续写,我觉得还能小,在一格作文格子里写到了50个毛笔字,并且每个字笔划不能连起来,同时要清晰看到笔画(等一下我把那时写的实物拍照片给大家)。

但还是不满意,我觉得还能小,应该75个没有问题,刚想写时,有一个朋友过来,打断了写。但也不当一回事,那段时间一天只做三件事,一是早上喊嗓子,二是写小楷字;三是打坐。写到第三个月时,不知不觉有预知性了。譬如,有什么人要过来,什么事要发生。我也不知道这些预知从哪里来的,并且预知的结果是对的。到了三个月后,生活费几乎快用完了,只好去找份工作,找了一家做行销的公司,给我配了两名助理,那段时间,我能知道助理回家后,家里有什么客人来了,并且与客人讲了什么话题,第二天来上班,问这情况,对照后,助理回答与我知道的一样,把两个助理搞得神叨叨,说我们的经理有神通。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两个助理去见一个客户,公司离公交车站大约五六百米,我们三人走到中途时,突然有一助理说:经理,我忘记带合同了,我去拿,我说:不用去拿,今天签不了;但他还是要去拿,我说:“你如果返回去拿,我们这趟公交车就赶不上,再要等一个来小时才能乘上,并且这辆车会离我们七八十米时,快到车站时,我们会看着车离开,赶不上这趟公交车。”但助理还是执意要去拿,返头他就跑回公司,我与另一助理只好等他,等他返回,我们三个急忙往公交车站方向走,快到公交车站时,大约相差七八十米,那辆公交车离我们的视线开走了,只好等下一辆,再等了一个来小时才乘上,后来的确也没有签上合同。我是怎么知道相差七八十米就会看着公交车离开,而只好等下一辆车呢?在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怎么出来,那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出来。反正毎次遇到类似的事,答案的结果就会出来,并且是对的。从哪里来?我也不清楚。后来工作越来越忙,这些功能慢慢不见了,大概保留住过三个来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见这些功能。

后来,过了十来年,我接了唐密的传承,其中讲到观想种子字,要把梵文的种子字观想到比头发丝的直经还要小,一直观想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观想下去,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在观想时,我突然想到,难道我在十来年前,写小楷,在0.7厘米方形的作文格子内写50个毛笔字,神通功能自动出现,难道与写小楷有关?因为写小楷,必须专注一个点,并且不能动,在定中观写,由定生慧,同是又写小,小中能自静,静中能生慧。这好像一个湖面,如没有风波,湖面能倒影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如有风波,倒影自然不见;我在天坛公园不去工作,放松自己,就相当于湖面没有风波,后来参加工作,工作越来越忙,相当于湖面上出现风波,自然也看不到倒影的物体,神通功能也自然消融不见了。

当然,我一直来,对自己五戒也严格要求自己,在五戒基础上,从不上舞厅,吸烟,喝酒,赌博等不良嗜好,对自己的戒律还可以。记得2012年,我们陪同泰国尊者到广东游玩,其看到一古老建筑,有一镂空浮雕石头,石头大约一米来高,雕刻得非常精致,像东阳木雕的镂空浮雕,尊者看到这作品,不走了,说:在宋朝,中国已经有这样的能工巧匠,他赞叹不已。但我一点不作为奇,但翻译从尊者的话特别强调一个“定”字,他说:这石雕作品,至少百工以上,在百天雕刻中,没有“定”,这石雕就雕刻不成,我仔细一想,对呀!是定!再次敲动我的心弦;尊者再说,这么大的石头,在镂空雕刻中,只要有一丝杂念,这幅作品会前功尽弃,中国古代人能做到这种工艺,雕刻师已不是一般人,已近道之人。讲到这句话,再次触动我内心,一作文格写50个毛笔字,也是不可有一丝杂念,同时身心意必须一致,不可手写,也不可心写,完全用意微微动念,心是提出来,观着写,如心不提出写,用手写是写不成的。

 大家可以去尝试下,写时,不但每一笔要把控,每一个字也要把控,每一行也要把控,好像一个人在写,一个人在观,是抽离出来写,才能写成。下的笔毛只一根至二根笔尖,笔笔把控,字字把控,行行把控,是定与观双运才可写成。原来一作文格内写50个毛笔字,不以为然;听了泰国尊者分析这石头雕刻,解释了“定”与“观”,我发现自己那时已有“定”与“观”,只是不懂。难怪有些功能自动出来,原来是定中生慧,这不就是佛教讲的“戒定慧”三无漏学。

  难怪,我在二十一岁,在部队搞个人书画展时,特别是刺绣一幅牡丹图后,足足绣了二十五天后,其余作品超常发挥。刺绣是这样的,讲一下过程。我为什么要去刺绣?好像一个大男人去绣花,给人见笑,那时,我从部队教研室调到政治处宣传办当文书,那时待遇很好,给了我一间办公室,一间书画室,同时再给我一间单人间宿舍;作为一个兵,并且是四年的义务兵,待遇还不错,平时出城,一个电话,就能派车办事;由于工作的方便,我可随时外出,我们部队与地方市文联是军民共建单位,文联主席对我们部队军人很客气,我那时,心中有一个念头,想搞个人书画展,我就大胆对文联主席说:我想搞个人书画展;文联主席满口答应了我,我说在“八一建军节”前要展出,那时,没有一幅现成的作品,全要现制作,并且算了下时间,还离建军节三个月零五天,我准备搞三十种不同类型作品,准备书法十三种,绘画十七种,不能有重复,也就是书法楷书写过不能再写楷书,写过隶书不能重复写隶书;绘画也一样,画过油画不能再画油画,画过写意不能再画写意;那时,作的画有水彩,水粉,玻璃画,板画,烫画,拼画,铁艺画等十七种。但在十七种画中,凑不齐,把刺绣也揍了进来,因为是平生第一次绣,以为七天左右能绣完,想不到一绣就绣了足足二十五天,远远超过我的预计目标,因为绣花线实在太细,像头发丝一样细,每天在十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二十五天才完工。

也许你会问,你平生第一次去做作品,你也大胆去搞画展?我也不明白,但我内心觉得可以,在三十种不同类型作品中,大半以上作品都是平生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也许你会问,那肯定很差;但人家评价还可以,这样吧,正好一幅作品还保留着,没有送人,就是这幅刺绣牡丹图,其它的全送人了,我等一下拍照给大家看,还绣着有具体时间,壬申年(1992年),这几个黑色字也是刺绣上去的。

 这幅图是55宽乘75厘米高,用了四十四种不同颜色的绣花线,立体效果还可以,从此幅牡丹图绣完后,其余作品超常发挥,其中一种书法与两种画是自己现创的,书法是沥青加热成液体而写的,还有两种画也是现创的:一种是彩粉画,这名也是自己定的,还有种牙刷蘸颜料喷洒画,给人有回忆无穷意境。也许你会问,你没有学过,自然临时去创,不是打破书画的常规?艺术本来给人美,没有固定模式,并不一定要学前人的老路,墨守成规,何来突破,如不创新,永远会在人家后面;还是欣赏鲁迅先生讲的这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些事,等你做了,也不知道所以然,但等回头再去看,才恍然大悟。像写小楷,无意识去写,神通出来了,自己也不明白如何出来的;后来在生活遇境,才找到问题的答案。任何事情有好的结果,都是把握好“因”,但有多少人搞不明白,或者弄不清楚因,糊里糊涂碰到了好的因,也没有把握住;有了好的因,自然就有好的果;但又有多少人,果很好,但不明白因从哪里来。不明白,这个好的果,有一天退去,不知从何处再找回这个因。例如:我就是最好例子,只知道神通功能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出来,自然也不去把握这个因,所以得手了扔掉。现在社会做企业,有多少老板,也不是这样!有了好的果,但不知道因在哪里?所以没有把握好因,最终还是破产告终。人总是要走很多弯路,才忽然明白过来。如一开始明白理路,多反省自己,可能为未来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经验是多么重要,但愿此话,对你有所启发。

也难怪古代人练射箭,能射到百发百中,出神入化;原来是前人总结经验告诉了后人射箭的方法。听说古人练射箭,第一步看蜘蛛,在窗口上观蜘蛛,要把小小的蜘蛛观到像车轮一样大,眼睛不移动,盯着观,当观到小小蜘蛛像车轮那样大时,再来射靶子,自然看到靶子就在眼前,百发百种就不难了,自然出神入化。我学相学时,观蜡烛,晚上电灯光关掉,只有蜡烛光,眼睛死盯着蜡烛光,一个小时不能动,能不眨眼尽量不眨眼,死死盯烛光一小时,这时你的眼睛前面全是烛光,并且烛光内的芯是暗淡的,看得清楚清楚,烛光把自己全包围着似的,小小烛光显得特别大,当现实中看到面相,手相,就能正确断到对方某年某月的具体时间,原因在小点中分割很多份,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把小放大,能断出具体时间。古人早得出这套经验,只是我们现代人不明白,只求表,不求核心机理,好像练武人,有句话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一样的道理,基本功很重要。像练书法,细小就是功,细小能静,静能生慧,自然功到自成。有了以上启发后,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现在在易学方面测事,我也运用到。例如:在2019年元月份,我朋友的朋友出车祸,我测腿伤的时间是下午13:33分34秒,后来反馈信息的确是13:33分,但没有反馈秒,因为出事时,对方看了具体时间,这个在我个人朋友圈有分享,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细小磨炼而来。

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的去做,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不要听别人,别人不完全了解你,只有你自己才了解自己;哪怕是父母,老师,师父,兄弟,也不完全了解你,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往往好多人活在别人的口中,说行就自己行,说不行就自己不行,自知之明很重要。做事要胆大,更要心细;记得去当兵前的一天,武装部长到我家来看我,临走时他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送你四个字,你到部队后,要做到“胆大心细”这四个字,至今还一直印在脑海中,非常感谢武装部长送我这四个字。人生做事,做粗容易,做细很难。

  譬如写小楷《心经》,虽然只有268个字,但在写时,至少三小时写,在这三个小时中,不能有一丝杂念,如有一丝杂念,一笔歪了,全幅书法作品全废了,要重新写,所以写小楷能悟道是最佳捷径之一,写小楷能得定,定每一笔,定每一个字,定每一行,定整张幅。如写行,草,隶,篆中楷,大楷就不一样,多出2毫米3毫米,一般发现不了,小楷字的结构多出或少出2毫米3毫米,这字就废了,一字废,自然整张书法作品全废了,哪怕你写到最后一个字错,也是整幅报废,不可滥竽充数。

讲到这里,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做企业也是一样,也要胆大心细,胆大讲的是格局,心细讲的是小细节,常言道:“小细节决定一切”。人的健康也是,最小单位是人的细胞,细胞健康,人的身体整体也就健康;社会也一样,你是对的,世界就对了。

  为什么有自然灾难?为什么有战争?还是心里不健康,有偏执,自私,嫉妒,虚荣,傲慢,愤怒,贪婪等作怪,如每个人与本源连接,真一形成,法喜充满,哪有内心的黑森林;黑森林才是发生各种灾难根源。所以,练书法是老祖宗传承的瑰宝,练书法能让个人回归本源;练书法能回归本源后,法喜充满,自然让家庭幸福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如大家都能明白书法的小楷能从定中生慧,慧与本源相连,法喜自然充满,哪里会有国与国,族与族发生战争。华夏文明几千年前,早已总结了回归本源的路,但我们没有发现到;如发现到了,不去发扬;不发扬等于不存在一样。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树不修不够型。重在历炼!重在发现!重在发现后发扬!

当然了,对于我本人,并非书法写小楷中悟道,因那时只知道结果不知因,所以不明理而放弃坚持;但今天的文章对书法爱好者,想在书法中悟道,还没有冲破与本源相连的人,应该有所启发;因为你可以从中了知到定中生慧而悟道的理路,写小楷能做到“止”定与“观”定,当然前期是戒,戒中生定,定中生慧,理路明白了,只要坚持,功到自成。如果不是在2011年底在禅七冲破,我也会去坚持练书法。现把曾经发生过的事阐述给大家,也许能给你在写书法悟道上做指南。话又讲回来,在定中的神通出现,不代表开悟,定分止定与观定,止是去妄想心,观能出智慧;单一的止,可出神通,但难出智慧,神通只是修行路上的一道风景,而不是终点。只有在观中,才能出离;当然,止观双运更殊胜。到机缘成熟,某一契机点,“能”与“所”脱落,心光顿发,处处法王身,此时才无我无他,无天无地,才是真正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时。

最后一偈与大家共勉!

芸芸众生本自安,

安中欲妄明难显;

若想重回他日安,

安住当下定作先。

(此文章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元归——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