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2023年元月20日16时30分,我们迎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过了大寒,下个节气就是立春!让我们保持好的心态,迎着朝霞和心怀喜悦的心情,喜迎“除夕(2023年元月21日,壬寅年腊月三十)”——过大年“春节”( 2023年元月22日,葵卯年正月初一)!
(朱长云书法:“除夕”)
(朱长云书法:“春节”)
在我国古代,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具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的篇章。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北京城中心点;朱长云拍摄北京景山公园)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中山公园)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长云书法:除夕迎新年 玉兔保平安 “除夕”)
(朱长云书法:喜迎春节福满门 平安健康才是真“春节”)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景山公园)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景山公园)
(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人朱长云制作的中华美食“水饺”)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 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 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 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 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 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 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 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 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 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景山公园)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中国长城文化志愿者宣讲团发起人朱长云出席在周口店遗址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 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 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 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朱长云拍摄于故宫角楼外)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菊花展)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斋宫)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朱长云拍摄于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斋宫内)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朱长云拍摄于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朱长云拍摄于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朱长云拍摄于玉渊潭公园;荷花节)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朱长云拍摄并拼图)
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朱长云发起并为长期举办“中国饮食文化沙龙”题写)
(朱长云与中宣部副部长胡振民先生合影于中国饮食文化书画展暨首届中国烹饪美食名人书法展开幕式;胡部长为本次活动题写主题:“民以食为天”)
(朱长云发起并率书法家团队慰问餐饮企业)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朱长云发起的中国饮食文化沙龙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学”,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朱长云发起的中国饮食文化沙龙活动)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朱长云拍摄于北京天坛公园)
(文图:朱长云(风华正茂);视频号:“风华正茂fhzm”;2023年1月22日;葵卯年正月初一——春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国粹文化发扬光大
——喜迎农历十二属相中的“壬寅年——兔年”除夕和“葵卯年——春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夕” 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朱长云书法:除夕——“辞旧玉兔保平安 欢度春节健康在”)
(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人朱长云制作中华美食——“水饺”)
(朱长云书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进行时——春节”)
2023年元月20日16时30分,我们迎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过了大寒,下个节气就是立春!让我们保持好的心态,迎着朝霞和喜悦的心情,喜迎“除夕(2023年元月21日,大年三十)”;辞旧迎新的除夕日,也是癸卯兔年的前一天,祝福大家:除夕阖家欢乐,身体安康,幸
福美满!和和美美——过大年“春节”( 2023年元月22日,正月初一)!自古以来,除夕都是极为重要的节日,许多经典民俗流传至今,融入人们的生活;说起必不可少的年夜饭,北方人离不开饺子;有的人家将消毒后的硬币包进饺子,谁先吃到,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南方人更习惯吃汤圆,寄托新年“团圆”“圆满”的美好愿望;还有的地方今天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朱长云书法:“除夕——除夕迎新年 玉兔保平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夕
今年的除夕时间为2023年1月21日,农历壬寅年腊月三十,星期六。除夕,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一个夜晚,也是所有家庭阖家团圆的一个夜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无比热闹。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三百六十五天的思念,终于在此刻都汇聚成了无言的幸福;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大年;共同迎接崭新的一年。
据资料介绍,传说在古时候,有一种头上长角的凶猛怪兽,叫做“夕”。“夕”平常躲在洞里睡觉,每到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就会出来找吃的。夕见到人或动物,都会一口吞下肚。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抵挡夕,却没有一次成功,只好向灶王爷救助。灶王爷请来一位英勇的小天神,叫做“年”。大家看到年,心中有些疑虑:“这个小孩儿,真能打败凶猛的夕吗?”年请村民们找来一些大红纸,贴在每家的门上,还让大家准备好许多爆竹。年对一位老婆婆说:“老婆婆,我肚子饿了,您能帮我包些饺子吃吗?”老婆婆开始剁馅,为年包饺子。天渐渐黑了,家家户户都把门关得紧紧的。年披上了一件红彤彤的大斗篷,走到村口,等着夕的到来。张着大口的夕,一步一步接近村子。“笃、笃、笃”老婆婆剁馅的声音,传到夕的耳朵里,让它很难受。这时,年将手中的竹竿头点着,飞快地跑向夕。年边跑边用竹竿点燃爆竹。原来,夕最讨厌火光、红色和吵闹声了。烟火照得村里一片火红,刺得夕的双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隆隆的爆竹声吓得它四处逃命。夕跑回洞里最黑的地方,躲了起来。村民们发现年不仅平安无事,还赶跑了夕,都高兴极了。从此,人们将每年腊月的最后那个晚上命名为“除夕”。赶走除夕的方法,很快就传遍了各个村庄。每到除夕,人们都会在门上贴红纸、包饺子、放鞭炮,一家团圆,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夕,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除夕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对于无数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也是一个属于人间喜乐的夜晚,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品尝 妈妈做的饭菜,是此后一年里关于家的味道;爸爸珍藏的酒,是支撑前行路上的力量之源;朋友给的祝福,是一想到就十分温暖的心意。念旧情,思念;期待在零点钟声响起的时候,在抬头看到满眼烟花的时候,许下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心愿:要健康,要平安,要快乐,要幸福!除夕,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一个夜晚,也是所有家庭阖家团圆的一个夜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无比热闹。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你是否也已经到家了?三百六十五天的思念,终于在此刻都汇聚成了无言的幸福;让我们共同迎接崭新的一年。
除夕习俗:
1.年夜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5.贴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6.燃爆竹、放烟花: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7.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压岁钱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压岁钱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8.上坟:晋西吕梁山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华北地区,正月初二上坟;
9.请仙人:请自己的已故的长辈、列祖列宗到家,输排位;供香。一起过年!(初二,送仙人)
10.垒旺火: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二)除夕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除夕这一天,大人孩子都闲不住的,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大人们忙着互致问候,孩子们争着讨压岁钱,
好一派热闹景象;除了祭祀祖先、燃放鞭炮的传统习俗,手机抢红包、互发电子贺卡,都是现代人可圈可点的新年俗!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选择在哪里过年,大家都会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只要心在一起,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 除夕,留不住的是岁月;写不尽的是真!珍惜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愿我们所求皆是,平安无忧!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人们卸下一年的辛劳,与家人温暖相依;祈愿新年吉祥!这一天,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北方人离不开饺子,有的人家将硬币包进饺子,谁先吃到,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 南方人更习惯吃汤圆,寄托新年“团圆”“圆满”的美好愿望;一顿年夜饭,吃的是家长里短,吃的是酸甜苦辣,吃的是团圆的美满和自在;是久别重逢的幸福滋味,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这一天,还要贴春联、
贴年画,一幅幅春联里,写满了人们对来年的殷切盼望;一张张年画里,欢腾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窗花映春,福字临门;声声欢笑辞旧岁灯笼高挂,门神护院,户户吉祥迎新年! 这一天,大人小孩还要一起守岁;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不眠夜,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年三十的夜晚,我们坐在一起守岁,守的是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吹过的风和飘落的雪花,守的是一代又一代融于血脉的文化与传承! 除夕是什么?除夕是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是亲手写下的春联、是欢快喜悦的高跷,除夕是在外漂泊的孩子,跋涉千里;只为这一刻团圆,是父母为了归家的孩子,忙碌了一天做好的,一大桌子年夜饭;是孩子们拿到压岁钱开心的笑脸;除夕,是团圆,是温暖;除夕,是回忆,是祝福;是来年阖家幸福,国泰民安的愿景! 旧岁到此夕而除,明天即将迎来崭新的篇章;今日除夕,祝您和您的家人“兔年大吉、幸福安康!”
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384天。农历癸卯兔年是“双春年”,指的是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这两次立春分别会出现在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以及2024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立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而它在农历中的日期则不是固定的,大致可在农历腊月中旬到正月中旬之间变化。这与
农历的闰月有关,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384天,这样一来全年比平常年份多出近20天时间。 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据有关资料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伟大的古人具有聪明智慧,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
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在天文年历上可以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据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当然,“‘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
国泰民安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相信命运,相信因果;相信朋友,相信未来;相信机遇,相信放弃一定失败;相信努力未必成功,相信努力到位必然成功的哲理!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相信自己,为往事干杯!
(朱长云书法:“喜迎春节福满门 平安健康才是真——春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
春节前日叫“大年三十或除夕”,春节为正月初一;春节是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剪窗花、给压岁钱、吃年夜饭……这些仪式感满满的环节,在古代也有;古人是如何过春节呢?贴“福”字和春联是过春节的标配,也是迎接春节的重要仪式;据央视新闻(2023年1月26日)报道,古人写“福”字大有讲究比如,清朝郭修文书 《福》字碑“福”字一笔写就,寓意
“福气不断” 经典的春联重复利用率很高。《宋史》记载五代十国时创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在古代,人们用一双巧手剪出各式窗花,宋代造纸业成熟后,窗花这种剪纸艺术格外兴盛;而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剪纸,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团花纹剪纸作品”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寓意“团圆美满”! 过年时,长辈发红包是孩子们眼中最有仪式感的环节之一古时的压岁钱叫“压胜钱”,也叫“花钱”它有着钱币的形状;上面铸有吉语或寓意吉祥的图案!“压胜钱”不是真正的钱,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仅是承载着美好愿望与祝福的物件。例如,这枚清代的“压胜钱”,正面铸有“多子多孙”,背面为“维熊维罴(pí)”;祈盼子孙兴盛,后代勇武多才!《岁朝图》是古代文人书房里的标配“岁朝”指的是大年初一 画中的元素都有着美好的寓意牡丹+花瓶寓意“富贵平安”苹果+如意寓意“平安如意”古代文人用“谐音梗”寄托美好寓意!
古人也有过年吃团圆饭的节俗只是“年夜饭”这个词到清代才出现《清嘉录》中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 《唐人宫乐图》中12位女子欢聚宴饮桌案中间用樽盛放着“超大杯”的饮品大家或开怀畅饮,或弹奏乐器,其乐融融!除了喝屠苏酒祈福迎新外,饮用由秋天收获的粮食酿成的春酒,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节俗之一;立春还要吃“春盘”摆上时令蔬菜、果品比如韭菜、生菜、萝卜等时新菜卷在薄饼中吃 。《汉元帝纂要》中记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一年中最隆重的庆贺活动,除了乐舞,也少不了杂技、魔术等百戏表演;东汉时期还有“成都说唱歌手”,左手持鼓,右手拿槌;击鼓说唱,一秒就能逗乐全场!阖家团聚的欢声笑语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旧日时光的告别;同时,也期待着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的习俗;俗话:“不破不立”;过了这一天,民间诸多禁忌皆可破是迎福纳祥的日子新的一年,祝你乘风“破”浪,鸿运当头!
春节饮食必不可少的就是“吃饺子”,三国张揖《广雅》中,已有“馄饨饺”;是目前已知的最初雏品。自唐朝以来,古籍中,有关饺子的记载层出不穷;样式也多种多样,不断演变。
有关春节饮食文化的记载较多,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进椒(花椒)柏(柏树)酒,饮桃汤,进屠苏酒......
(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人朱长云制作的中华美食“水饺”)
(四)春节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有关资料也称春节,是汉文化圈传统的农历新年,俗称大年、过年。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农历春节便一直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采用公历计年,1月1日为“元旦”。在中国便有了元旦的“阳历年”和春节的“阴历年”之分。 中国春节传承至今,祭祀文化对节日的推广和继承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春节的祭祀活动从腊月二十三祀灶开始的,到正月十五的送灯结束,前后长达二十多天。
公元2023年1月21日、农历是壬寅年的除夕;公元2023年1月23日、农历兔年寻兔!壬寅虎去,癸卯兔来;千百年来,你既登庙堂,也入百姓家;将美好藏于俗常,兔年到了!抿耳、圆眼、翘尾、跃姿,一枚墨玉兔形珮定格了你的逍遥自在;远去的是古老的商代,常存的是活泼的你!“有兔爰爰”,机灵可爱;西周时期,一位名叫典的贵族,为了纪念王的恩赐制作了——立兔形典尊!古人道,“玉衡星散而为兔”今人以“玉兔”命名月球车,月宫婵娟镜,了不起的小兔子;你见证了千百年来凡人问天的梦想!兔首人身,昂头平视;双手持笏,盘膝而坐;唐岳州窑青釉兔首人身俑,你寄托了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美好愿望!“赤兔大瑞,白兔中瑞”;被人们视为祥瑞,与诗书字画常相随!携古风而来,明代的白兔,清朝的青兔;兔首人身的你们,记录了古人的悠然自在!回溯兔的足迹,看见祈愿美好的伟大的中国;跟随兔的脚步,走向万事胜意的又一春;感恩遇见,新的一年,祝所有亲朋好友——2023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事事如意,兔年吉祥!!
大年初一到福兔来拜年,兔年第一天祝愿国泰民安吉祥如意兔年大吉;我们一起许下兔年第一个愿望,愿事事顺心!新春快乐!!大年初一来拜年,一拜兔年身体好,二拜全家没烦恼,三拜困难少又少,四拜容颜不变老,五拜平安福高照、六拜万事乐逍遥。此时此刻愿您能和家人相聚,和和美美;祝您及家人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努力前行!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按照老北京人的习俗,家家户户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或者在大年初一拜年时,由长辈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祝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活动,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
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以期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民以食为天!” 大年初一的早餐北方都是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很
多中国传统节日中,饺子都在饮食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民间有句俗语:“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据资料介绍,“饺子”,最早的是唐代出现的,地点在新疆;由此可以看出,饺子的影响力。 三国时称“月牙馄饨”,南北朝称“馄饨”;唐代称“偃月形馄饨”,宋代称“角子”,元代、明代称“扁食”;清代称“煮饽饽”。清朝历代皇帝在辞旧迎新时吃饺子,不仅是应“岁更交子”之典;更是为了表示不忘祖宗及清朝发祥地。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十三副遗甲起兵时,连年征战,死者无数。为祭奠死者,清宫中便留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吃素馅饺子”。 清代前期和中期的皇帝在除夕夜一般都会吃素馅饺子,馅料以干菜为主,包括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 、笋丝、面筋等。到了清代晚期,逐渐有了变化。据《清宫膳食档》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帝在养心殿进煮饽饽(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可见,此时饺子已经由素转荤。清宫规制,自腊月底至正月间,皇帝每过一座门槛,随侍太监都要放一挂鞭炮。所以,御膳厨役根据听到鞭炮声的远近来掌握煮饺子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了。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御茶膳房》记载,清嘉庆四年(1799),嘉庆皇帝吃饺子时,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宝案。宝案面四周绘葫芦万代花纹,正中分别书“一人有庆”、“万国咸宁”、“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语。吃饺子时用四个珐琅佐料盘,各装酱小菜、南小菜、姜汁、醋,分别压在桌面四句吉祥语上。 在靠近皇帝宝座的宝案边,左右摆放象牙三镶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斗。皇帝用“三阳开泰”纹饰的珐琅大碗,一只盛装素馅饺子六个,另一碗盛放“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首领太监将两只珐琅碗取出,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然后请“万岁爷进煮饺子”。 南方吃汤圆;意思都是一样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寄托了人们求吉纳福、“合家团圆”的美好意愿! 夜幕四合万家灯火,有家的地方就是年;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值此佳节祝全体中华儿女,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幸福美满!玉兔跳,送福到,吉祥如意鸿运照! 传统风俗上讲,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吃完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就该“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了。在南方,大年初三早上还要贴“赤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倒掉一样。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要早睡晚起,好好休息一下。(在宋代,这天也是天庆节,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正月初一相同。有民谣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以保健康)“合子”为圆形,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还有和气生财、财源广进的意思。合子作为饺子的一种变体很受华北地区尤其是天津人欢迎,两片面皮儿中间夹上香喷喷的馅儿料,上下捏合成圆形,或者再为它捏一圈花边,象征家庭和美圆满。一般合子都是“煮着吃”,不过也可以煎着吃烙着吃,那个叫“干烙儿”。至于另外那种包成包子再压瘪了烙的,叫盒子。老天津食俗在正月初三这天一定要吃合子,俗语里的 “合子往家转”中,“转”与“赚”同音,所以还有财源滚滚来的寓意(原来,很久以前,所谓“合子”与古代的“权子母”有关。古代铸钱以轻重来权衡,价值高的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民间用“权子母”指向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的营生,“权子母”也特别指成本与利润,“子”是利息,“母”是本金。延展开来,百姓俗称的合子利钱,就是投几分本获几分利的意思,认为做生意是大可获利的,这也就产生了旧时买卖人常说的“合子利”俗语。因合子的寓意好,不光是初三,正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也吃合子,叫“合子夹八,越过越发”。正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再吃合子,俗信“合子夹九,越过越有”。寓意获利要比合子利还要多上八九成。正月十一、二十一照旧吃合子,人称“合子拐弯得利多”;总之,就是越吃财越旺)。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不破不立”; 宋代词人苏轼在 《蝶恋花》一词中写:“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作为中国的传统年俗,大年初五的来历说法不一。据《封神榜》记载,姜子牙在封神之后,因怨恨妻子的背叛,将妻子封为了“穷神”,并命令她“逢破即归”。意思是说,一旦受“破”,就必须马上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不得再随意走动。因此,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初五“破穷神”,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能够积攒财富。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一天,“破”的是穷困运势,民间习俗有“赶五穷”、放鞭炮、搞卫生、吃饺子,把不吉利统统轰走,送穷神、迎财神,祈祷富裕生活;大小店铺纷纷做好准备,择吉日开市,盼生意兴隆!这一天,“破”的更是舒适圈推开了新年的大门,就要加油奋斗了,请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吧!愿我们在不远的将来,都能收获圆满和幸福!(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老百姓习惯出门“三、六、九”,六为大顺;所以,有的地方至今都沿用着此习俗。初五吃过破五饺子,也就意味着“年已过”,需要工作去了。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就有关资料介绍,初十也是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汉族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 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朔同地区还会在水缸的旁边点一支蜡烛,为老鼠的迎亲队伍照亮,别找错了自己的洞。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亦是道教上元天官大帝圣诞,为天官赐福之辰,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一年的日月随着年味的开始,而启航。
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唐韩愈《送穷文》李翘:“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
(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人朱长云制作老北京打卤面;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烙饼摊鸡蛋)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在人类无法左右大自然的时代,只能靠天吃饭。于是,祈求上天的庇护和福佑成了国家的一件重要大事。既然如此,“祭天”和“祈谷”都格外讲究,得选良辰吉时。冬至时节,皇帝会前往天坛“圜丘坛”祭天,祈国家昌盛,万民安康。“祈谷”则必须要选在每年正月上辛日,这一天,皇帝要在天坛“祈谷坛”也就是祈年殿举行“祈谷大典”,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02年春节期间,天坛公园首次举办了根据清代历史编排的古代仪仗演示。打头的“八旗仪仗兵”挥动长鞭,有的挎刀昂首威风凛凛,有的手举旌旗面色肃穆……这两百人规模的表演令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旧时,大驾卤簿仪仗浩浩荡荡三千多人,自紫禁大内至天坛,绵延数里,旌旗漫卷,幢幡林立,华盖宫扇,蔽日遮天……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当威武的百人长阵出现的时候,丹陛桥前的游客总会围得水泄不通. 2006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能容纳130人的演出厅内始终座无虚席,每天六场演奏,每场都一座难求。2007年春节期间,天坛公园在神乐署举办了“坛乐清音”音乐会,也是场场爆满。人们将天坛古乐视为坛乐清音,在新春之际奏响的古乐,便是对来年最好的祝福。近年来,每逢春节,天坛公园还会举办“识五谷、纳五福、过大年”等祈谷文化活动。游客们一边学习“五谷”知识,一边用黍、稷、稻、麦、菽五种粮食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五谷福包”,收获美好的春节祝福。
(五)国粹文化
中国是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衣食住行、琴棋书画”,“中国烹饪、中国中医、中国书法、中国京剧”四大国粹文化等等,包罗万象;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八千年建筑史、七千年文字史”的灿烂文化和万年酿酒史、万年种植农耕文化发展史;福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其涵盖面较广;伴随中国千百年以来历史文明的不断变迁与文明发展。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祈福”和崇福、送福与福有关的民俗活动,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在过大年时,家家户户贴福字、祈福、纳福、祝福、接福;老百姓的美好祝愿,就是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祈愿”。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酒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形成文明、高雅饮酒之风,像曲水流觞,对句、对联、行酒令等等。饮酒之时,品味艺术,陶冶情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式高雅饮酒风尚。微醺,恰到好处,酒极则乱,乱极则悲,过不在酒而在人。汲取丰富的中国酒文化营养,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开创中国酒类消费新文化。将“舒心的酒千杯不醉”,改为“知心的话万言不醉”为分享喜悦、分享快乐而相聚,为表达感恩、感谢,亲情、友情而举杯。成年人适量饮酒一般被认为是健康膳食的一部分。医酒同源——《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中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酒可以提高其它药物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物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中医认为,适度饮酒可以温经通络,扶阳驱寒。以酒治病起源甚早,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鬯其酒”,“鬯酒”是当时王室的占卜用酒,以中药郁金香与酒合酿而成,是一种芳香药酒。还有祛恶防腐,有芳香,避秽,除邪的作用。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女尸之所以能长久保存,就是得益于鬯酒祛恶防腐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汤液醪醴治疗疾病,醪,醴都是酒类,《素问》提到酒的制作,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汤液为五谷加水煎煮而成的汤汁,醪醴则为汁渣混合的稠浊而甘甜的酒类。在《内经》当中提到两种酒剂,分别是鸡矢醴和左角发酒。左角发酒用来治疗尸厥;鸡矢和米酒制成,用以治疗臌胀。陶弘景云:“大寒可以凝海,惟酒不冰”,指出酒的特点在于热性。举世无双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医著《本草纲目》中谓:“酒,升阳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故能开拂郁而消沉积,通隔噎而散痰饮,治泄痢而止冷痛”。《本草纲目》记载了许多用酒治病的验方,像烧酒灰汤治疗鹅掌风,烧酒入飞盐治疗冷气心痛,烧酒温饮治疗寒湿泄泻和阴毒腹痛,火酒滴耳取耳中异物,醇酒灌服治疗卒中惊死,暖酒淋洗治蛇咬疮等。 酒在麻醉方面的功效也不可小觑。《列子》曾记载,“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这是一个醉酒换心的故事。名医扁鹊以酒为麻醉剂实施外科手术,两人从“迷死”中醒来后病果真痊愈了,可见当时医疗水平之高。无独有偶,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在手术时,让病人喝下以酒冲服的麻沸散,病人失去痛觉后就可以实施手术了。以上这两个故事体现了酒作为麻醉剂在医疗中的作用,这比欧洲人使用麻醉剂早了很多年。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中国茶文化”,中国的种茶、加工茶、品茶、饮茶、茶道、茶礼等等,具有丰富的发展历程!
“国粹文化”在中国传统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最为彰显活力;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都会有“四大国粹”的身影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人的饮食品种丰富多彩,选择性巨多;传统的食品、现代的创新食品,都为人们美好生活提供了“美食”;不断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八大菜系”,不断更新;“老北京小吃”,早已登上“大雅之堂”!
(风华正茂于2023年元月25日拍摄于北京前门大街和大栅栏附近;)
(六)春节文化与中国庙会文化
中国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全世界参与人最多的自由活动。是自发的集文化、艺术、民俗、小吃、武术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也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庙会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老北京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万岁山春节大庙会”(农历初一至十六)都是国内有名的庙会,最富有过年的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龙潭庙会和地坛庙会以及远郊区县的庙会,相继出现;既方便了老百姓购物的需要,也丰富了民俗技艺的发展,为地区的过年喜庆增添了色彩。庙会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风华正茂于2023年元月25日拍摄于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
(七)兔年说兔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1月22日报道),兔族诞生——兔子的祖先,可以追溯到6200万年前的安徽模鼠兔;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兔形动物!它的发现证明了兔与鼠的亲缘关系前者拥有四颗上门齿,属于“兔形目”后者拥有两颗上门齿,属于“啮齿目”兔形目又分化成了两大分支其中一支的形态较为原始,属于鼠兔科。而我们熟悉的长耳朵兔子,便属于兔科;根据天性的不同,兔子们又被分为居于旷野的旷兔和打洞穴居的穴兔。作为食物链中弱势的一环,为了能在强敌环伺的自然中生存,兔子们酝酿出了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隐匿于洞穴与夜色,昼伏夜出;超大的耳朵宛如雷达般,能轻松察觉周围的变化。为了给自己留好后路,平日里它们还会调查活动范围内的所有洞穴和缝隙;遇到敌人追捕时,就能及时地躲入避难点。它们生性谨慎,深知小心驶得万年船;不仅时常调换藏身点,还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脚印;可谓是“狡兔三窟”! 倘若不慎被天敌发现,速度就成了唯一的保命要义;它们身材虽小却拥有矫健的后肢,这使它们拥有极高的短时爆发力,并且能快速转变奔跑方向。兔子们强大的繁殖力,也能让种族得以延续。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凭借其敏锐的身手与谨慎的行踪,兔子们在残酷的自然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高原到田野,从沙漠到海岛;到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人与兔的追逐,或许早在万年以前就开始了,旧石器时期,山顶洞人就已将野兔,视为捕食对象!抓捕这些长耳长脚的小家伙们,想必不容易人们用上了捕猎网,将木桩钉好,放置在路口与丛林中;《诗经·兔罝》中描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跃跃毚(chán)兔,遇犬获之灵活敏捷的兔子,也许只有用猎犬才能追上。奔跑的兔子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狩猎欲望;自商周开始,猎兔活动便已成为,王室贵族们钟爱的活动。秦汉时期,被抓住的兔子们,放养在了帝王的苑囿之中;用以狩猎赏玩,古人调教野兔之路也就此开始;《西京杂记》中提到:“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兔毛不仅是制裘的上好材料还能被用来制笔,兔毫笔的笔性柔软而圆浑。但在中国古代,白兔却十分稀有生活在中国本土的野兔,皮毛普遍呈褐色,只有冬季换毛后的雪兔或极少数毛色基因突变的野兔,皮毛才会呈现白色。在视白色为祥瑞的古代,数量稀少的白兔,往往会伴随着盛大的典礼;被进献给帝王。 然而明代崇祯年间,几艘南洋诸国船只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局面,船上携带的白兔,一时间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购买与培育,白兔也随之普及开来;以至于在清初,就已俯拾皆是到了民国时期,白兔已成为常见的家养动物,一些国外的兔种,也相继被引入商人们收购兔毛和兔皮销往外国;兔子的繁育饲养渐具规模。 扬眉“兔”气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寡决定了氏族与国家的兴衰;拥有强大繁殖力的兔子自然被视为“生育”的象征。人们将玉器,
雕刻成兔子的形象,表达对生殖的崇拜!
卯月(二月)正是万物冒地而出的时节人们将生机勃勃的兔子与生意盎然的卯月相联系于是,兔子便成为了十二生肖中的“卯兔”! 兔子的纹饰,也被装饰在了各处在佛教壁画上;它象征着轮回;在民间常用物品之上它寓意着多子多福、敬老长寿。可能是由于洁白的皮毛与月亮相称,又或是兔的身形,与月中的阴影相似;《灵宪》中提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像兔”;抑或是兔的孕育周期正好与月的阴晴圆缺相符《博物志》中描述:“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总之兔子渐渐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两汉时期人们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阴柔的月亮寓意着轮回与不死,兔子也一跃变成月中的灵兽;象征着不死与仙界。为了追求不死成仙炼丹风靡汉代社会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抱憾而去的人们,将这份工作托付给了兔子;因此,两汉墓室的画像砖上,时常会出现一只捣药的兔子,兔子捣出的灵药或许真的能让墓主“死后升仙”;每逢中秋佳节我们还会想到月宫中的,嫦娥与玉兔。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嫦娥奔月的记载,《文心雕龙·诸子篇》记录了战国时期散佚古书《归藏》里的内容,“乃称羿毙十日,恒娥奔月”汉唐时期嫦娥奔月的演绎越发丰富逐渐演化成我们熟知的故事版本;李白诗中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有了可爱的玉兔相伴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或许也不再那么孤单,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月亮上辛苦捣药的兔子,还“捣”出了自己的品牌;北宋末年的一家针铺,就将白兔捣药用作商标;到了清代,兔子更是从月亮中独立出来,获得了独立的神格;相传,在瘟疫肆虐的年间,玉兔受到嫦娥的指派,它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从月宫中赶来,为京城百姓祛灾除病;被百姓们称为“兔儿爷”。时光荏苒,已经迈入航天时代的中国,先后将两辆月球车以玉兔命名;这次,带着属于自己的任务,“兔子”真的来到了月亮之上,兔子能够顺应自然,成为顽强的存在;并逐渐成为人人所喜爱的宠物,变成了家中熟悉又可爱的一员,它们安静内敛,宛如月亮一般;在疾病与不安的年代成为了人们心灵上的寄托为大家带来治疗与安慰。千百年来,在兔子可爱的外表下,隐藏了一层又一层的涵义:“顽强、饱腹、生育、疗愈”种种,均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祝大家在这个可爱的兔年里“兔”飞猛进!前“兔”似锦!扬眉“兔”气!大展宏“兔”!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还被赋予了生育、祥瑞、长寿等文化内涵,是具有多重吉祥寓意的瑞兽。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除白兔外,玄兔、赤兔、紫兔在不同朝代亦被视为吉兆。在汉代画像石中,掌管长生与生育之权的西王母身旁就常伴有持杵之兔,为其捣制不死之灵药。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我国,与兔相关的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莫过于人们对月中之兔的想象。银兔、玉兔、玄兔等词汇成为古人诗赋中月亮之代称,“玉兔捣药”的形象也逐渐融入民间拜月活动之中。明清时期流行于京津地区祭月仪式上的“月光马”便是一种印有玉兔持杵捣药之月宫图景的符纸。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对其有详细描述。书中不仅对月光马的图式、尺幅及使用方式作了清晰阐释,还记述了相关礼仪。与“月光马”一同出现在拜月活动中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泥塑“兔儿爷”。在清乾隆时期的一幅杨柳青年画《桂序昇平》中,就用艺术手法形象刻画了儿童中秋拜兔神的场景。与老北京“兔儿爷”异曲同工的泥塑造型还见于山东济南的“兔子王”,是以黄河胶泥塑兔将军之形,制作颇为精巧,内置拉线机关,牵引可使其做出挥臂捣药等动作,增加了玩耍的趣味性。现实中小巧温顺的兔,在民间文化语义中却被赋予了广大神通,并成为一方“名产”,此中足见人们对兔这一形象的偏爱。 在民间艺术丰富的黄河流域,流传有许多与兔的繁衍属性相关的民谚。“蛇盘兔”这一剪纸主题,其造型惯常为通体剪饰花纹的蛇身缠绕一至两圈,将兔形居于中心,构图上突出一个“盘”字,组成既和谐又具美感的画面。这些含义丰富的剪纸样子,通过民间艺人的巧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递着鲜活的文化观念。 由于兔被赋予多种祥瑞之义,其本身也具有灵巧敏捷等特质,在民间,女子还常缝制以兔为形的衣饰物品,如兔儿枕、兔儿鞋、兔形香包、兔形布玩具、兔形挂饰等,一针一线中寄托了对生命的呵护与期许。兔形枕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三彩釉陶烧制,形制多为写实的卧兔。而陕西蒲城的一件黑兔孩枕,则被民间艺人以夸张的手法设计成双头并体的对称造型,黑色底布上以粉、绿、黄等彩线绣出花卉、铜铃等纹饰,尤其突出了眼睛部位的装饰效果,整体的色彩搭配充满浓厚的民间审美趣味。在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制作兔儿鞋的习俗,鞋前端似兔子头,绣鼻唇、红眼睛,鞋口两侧缀附兔耳造型,口沿后端则缀绣带以象征兔尾。中秋节给儿童穿兔儿鞋,其意义不言而喻,希冀幼儿如小兔般腿脚利落行动灵活。 民间美术中的兔造型还有很多,如兔抱白菜、白兔叼花、兔卧莲花等。这些丰富多彩、天真质朴的兔形作品,饱含着人们对生命繁衍、子孙安康的淳朴祈愿,体现了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朴素浪漫情怀。优秀的民间艺术创作者将诚挚的情感表达付诸作品,传承创新,令这些经典打动人心,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据介绍,兔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和鼠的骨骼形态非常相似,从动物演化角度而言,兔鼠同源,安徽潜山早古新世地层中出土有安徽模鼠兔(兔的祖先类型)和东方晓鼠(接近于鼠的祖先类型)化石,表明至晚在距今6200万年前,兔和鼠已经“分道扬镳”,走向了独立演化的道路。 我国现生兔科动物基本上全为兔属动物,俗称旷兔、野兔,共有9种,分别是草兔、云南兔、海南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雪兔、东北黑兔和塔里木兔。我国还有罕见的粗毛兔属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脚,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还没发现穴兔遗存出土,可认为中国家兔是以传入为主。明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兔的大量记载。考古发现有兔苑、兔笼等约束兔子活动的处所和设备,但兔子主要是狩猎娱乐的对象,人类对兔的利用比较宽松,文献所载兔多为野兔。白兔在历史文献中是作为瑞兽出现,古人将其视为国泰民安、敬老长寿的象征。中国家兔大多在明代引入,以欧源兔为主,也包括亚源兔。 我国古代饲养野兔的处所和设备主要是苑囿和圈笼。陕西秦汉上林苑作为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其内饲养“狡兔”,用途主要是肉食、祭祀和狩猎娱乐。西汉梁孝王在今河南商丘营建了苑囿——东苑,史称梁苑,别称兔园。作为已知史料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私家园林,其内豢养有各种珍禽异兽,其中,“走兔”是作为肉食和狩猎娱乐之用的。山东济南洛庄汉墓是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葬,编号为34号的大型动物陪葬坑中出土动物种属包括羊、兔、猪和狗。此外,还发现有2个木质兔笼,根据笼中兔骨骼凌乱等考古现象推测,当时陪葬的是活兔。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兔属动物数量较多。殷墟甲骨文中的“兔”字,识别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是无颈,二是有翘起的短尾,可见殷商先民对兔的形态特征非常熟悉。兔的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拔腿飞奔是它们的逃生本能,故“逸”字从兔,甲骨文本义为追逐兔子。甲骨文中有“冤”字,为会意字,字形为兔在网中,其本义同“罝”,《诗经》中有“肃肃兔罝”的记载,描述了在岔路口和密林中设置又紧又密的网以捕兔的情形。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旨在劝诫大众莫存不劳而获之念。“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生动描绘出野兔仓皇奔逃、撞桩而亡的场景。《礼记》中称兔为“明视”,形容兔眼大而明亮。《古今注》中记载“兔口有缺”,是对兔的“三瓣嘴”特异形态的描述。《战国策》中有“狡兔有三窟”之类文字,说明先民已知晓野兔栖居地多变的特点。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段名句,也是关于不同性别野兔行为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兔的形象在玉石、陶瓷、青铜等材质的文物中时有出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玉兔饰1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兔形玉器,玉呈灰白色,玉兔做昂首飞奔状,双耳紧贴脊背,后足抬起,尾巴上卷。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将兔与月相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神秘帛画,画幅左上方一弯新月拱围着蟾蜍与兔。隋唐以后,玉兔得以独享月宫并成为月亮的代表,诗词歌赋中常将月与兔相连,比如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妇孺皆知。
兔儿爷的形象,从何而来? 传说有一年,嫦娥派玉兔下凡为百姓送药。玉兔化身一位年轻姑娘,不方便抛头露面,便去寺庙借了一身金盔甲。等她完成任务、送还盔甲时,因为太累,坐在庙门前的旗杆下睡着了。因为感念玉兔的恩德,北京的百姓尊称它为“兔儿爷”。每年中秋,人们都会请一尊兔儿爷回家,守护家人,次年中秋前再送走,寓意一年的灾病随之而去。“兔儿爷的旗子——单挑”“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
现在,中国探月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科学家把探测月球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把月球车称为玉兔。他们将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科学的现实,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好投诸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航天研究中。
(风华正茂于2023年元月25日拍摄于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
据《文博中国》和有关资料介绍,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开始,就发现兔子的骨骼,但那些兔子都属于旷兔,我们现在看到的家兔属于穴兔,是明代中期由欧洲传入中国的。文物中展示的兔子形象往往神态安详,我们很难把它们和“动如脱兔”联想到一起。2000多年前的古代先哲就开始思考月亮和兔子。今天,我们的科学家在现代空间科学技术上贴上中国古代美丽的传统故事的标记,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们祖先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想象力给我们今天带来的荣光。
1.兔子与考古:迄今为止,在全国数百处出土动物遗存的遗址中,发现有兔子遗存的遗址有79处,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从地域范围看,东起山东, 西至新疆和西藏,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大都分布有出土兔子的遗址,但大多数遗址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时间跨度看,大多数遗址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也包括夏商周时期和汉代。 尽管发现兔子的遗址数量不在少数,但是除山东省章丘市洛庄汉墓发现兔子的数量较多之外,其他的全部遗址中发现兔子骨骼的数量极少。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捕获的兔子数量不多,加之兔子的骨骼纤细,尺寸较小,古人在食用兔子肉后,将骨骼随意废弃,那些骨骼很容易在埋藏环境中遭到破坏,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因此,我们现在发现兔子遗存的数量就相当有限。 我们现在看到的兔子基本都是家兔,关于中国的家兔是如何出现的,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还不一致。以往有的学者认为是由本土已经灭绝的野生穴兔驯化而来,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先秦时期通过中西交通从外部引入穴兔,然后驯化成功的。尽管存在土生土长与外部引入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但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都认为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家兔。近年来,通过有关人士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兔子是旷兔,这种兔子是不能被驯化的。约在明代中期,从欧洲引入由穴兔驯化而来的家兔,这种家兔在中国境内的大规模传播以及地方品种的早期形成发生于明末清初这一时间段。西方的动物考古学家已经厘清了最早的家兔起源于欧洲的发展历程,在全新世早期,穴兔的分布范围局限于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南部,从历史时期开始,在人类主导下, 生活在法国南部的穴兔种群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以及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家兔的驯化开始于中世纪,最晚到16世纪,家兔的驯化终于完成。由于中国的考古遗址中没有发现过穴兔的证据,真心希望今后的考古发掘能够为探讨家兔何时出现及如何扩展的问题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兔子的动物考古研究。(山东省章丘市洛庄汉墓是发现大量兔子骨骼的一个典型遗址。洛庄汉墓是一座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在洛庄汉墓一共发现36座陪葬坑,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000多件,特别是19件编钟、107件编磬和三辆大型马车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为关注的是洛庄汉墓的第34号陪葬坑。对动物陪葬坑里的全部动物都做了仔细的观察和照相,这些动物共有110余具,所属的种属有绵羊、猪、狗、兔等四种。洛庄汉墓的动物陪葬坑中出土动物的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在汉王陵陪葬坑的发掘史上,尚属首次。 因为陪葬坑内的绵羊、猪、狗的骨架没有挣扎的痕迹,它们可能是被杀死后,再按照种属分开摆放的,尽管不是摆放的十分规整,但是那几种动物大致有各自的放置范围。在陪葬坑内发现了两个木笼,是专门用来放置兔子的。其中一个木笼保存较好,木笼长约2米、宽约半米。木笼内发现多只完整的兔子骨架,这些骨架看上去一只只比较散乱,当时可能是把活兔子放入木笼后,再放入陪葬坑,随着坑顶上铺上原木,盖上席子,再堆上封土,动物陪葬坑与外界彻底隔绝。陪葬坑的空间不大,全部兔子因为缺乏氧气,最后在左冲右突的挣扎中闷死了, 所以一只只兔子整体上呈现散乱的状态。在主坑中距离木笼数米的空地上,发现了几只兔子骨架,这些兔子似乎在当时被关在木笼里放入陪葬坑后,从木笼中钻出来的,但最后还是因为缺氧而闷死在陪葬坑的空地上。这也是当时把活兔子关在木笼里直接放入陪葬坑的证据。 依据多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兔子骨骼、洛庄汉墓出土关在两个木笼里的兔子、《诗经》中有抓捕兔子和烹调兔子的描写、汉画像石中有宰杀兔子的画面、《木兰辞》中对雄兔和雌兔的细致描述等等,推测在中国古代,兔子不是稀有动物,古人应该很早就有抓兔子、吃兔子的行为,因此,也很可能就有相应的饲养兔子的尝试。不然,洛庄汉墓的陪葬坑里不会出现两笼兔子。因为洛庄汉墓动物陪葬坑里出土的绵羊、猪、狗都是家养动物,这些家养动物都具有被人饲养数千年的历史,除了那些家养动物之外,再放入一种完全是野生的动物,且数量不少,有点不可思议。因此,还是将那些兔子推测为人工饲养的动物,似乎更加合理。这个推测还有文献为证,比如记载西汉轶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描述了西汉早期的梁孝王刘武(公元前 184 至前144 年)建筑兔园的故事:“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这应该是人为地控制兔子的一个尝试吧。王娟的研究证明,我们现在看到的家兔是明代来自欧洲的。但是我认为,由于中国的古人在先秦时期就具备了饲养六畜的能力,特别是中国的古人在距今约9000年以前就从狼和野猪中成功地驯化出狗和家猪。他们具备了丰富的驯养动物的知识和经验。有了这个前提,可以假定古人尝试对抓获的野兔进行饲养的行为,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只不过尽管能够对抓获的兔子进行短期饲养,但是想长期饲养,包括对兔子进行繁殖的努力,可能直到明代之前,最终也没有成功。这里要强调的是,尝试饲养和饲养成功是两个概念。古人从尝试饲养兔子到成功饲养兔子经历了数千年的时光,直到明代引进穴兔,才开始了成功地饲养家兔的历史)
2.兔子与文物:以兔子为题材或者有兔子形象的文物不多,这里先介绍玉石类的兔子。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10号墓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玉兔,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兔形玉器。这个兔形玉器呈薄片状,玉质呈灰白色。兔头微微仰起,两耳贴在脊背上,尾巴上卷,后足抬起,似乎呈奔跑姿态。(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兔,玉料呈青黄色,通体抛光,器形扁平。兔作俯卧状,头大身短,长耳后竖,耳上饰鳞纹,用双环线显示大圆眼,张口露舌,背微凹,短尾略上卷,前后腿弯曲,足部均雕出五爪,前足上有小孔。 在北京市昌平区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出土有一对明代金耳环下系镶宝石玉兔耳坠。耳坠中的兔子头顶一颗红宝石,身子呈直立状,双耳上竖,以红宝石嵌饰双眼,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兔身上刻以细密阴线,显示兔毛,在兔足和臼的下方有金托三个,金托中心嵌猫眼石,两边各嵌红宝石。这对耳坠是以玉兔捣药题材设计制作的,而玉兔在古代被视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皇后,故以此作为皇后的耳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嵌宝石卧兔系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作品。玉兔是和田青玉,含有白脑,属立体圆雕。兔头微俯,耳朵后伸,与脊背相连,眼嵌彩色宝石,口衔灵芝,灵芝上嵌各种颜色的宝石八颗,兔身伏卧,四足弯曲向前,前脚呈抱合状,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刻画出毛绒质感,形状乖巧温顺。 唐代的陶质生肖兔俑,兔首人身,兔头上两耳后垂,双眼圆睁,嘴巴并拢,身穿长袍,衣袖宽大,双手相交于胸前。 青铜器中所见的兔形文物不多,典型的如山西省曲村县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的青铜兔尊。铜兔头微伸,双目圆睁,两耳紧贴脊背,四肢弯曲,呈跃跃欲试状,尾巴短小,背上驮一尊口,兔身两侧饰圆形的火纹和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 圆明园的清代铜兔首为双目圆睁,鼻隆起,嘴微张,双耳向后竖起,脸部以细密阴线刻出毛发。 绘画中的兔子可推《清宫兽谱》中描绘的三只兔子为代表,其中两只白兔,一只黑兔,匍匐在怪石、青草、疏枝之间,兔耳后伸,红眼睛,红嘴唇,嘴边的胡须毕现,四肢蜷曲,呈匍匐状。 除了以兔子为主题的文物之外,还有一些文物也涉及兔子。如1972~1974年发掘的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文帝时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其中一号墓是利苍妻的墓,墓中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这些遗物中最为瞩目的是一号墓的棺盖上覆盖的一块“T”型的神秘帛画。这幅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画的左上部描绘了一女子飞翔仰身擎托一弯新月, 月牙拱围着蟾蜍与兔,其下有翼龙与云气。 兔子与蟾蜍一起出现,成为当时的一个组合。东汉的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说日》提到:“月中有兔、蟾蜍。”在东汉画像石中,兔与蟾蜍一起出现的画面也比较普遍。如以山东嘉祥宋山4号祠堂东壁的画像石为例,东王公居中,马头、鸡头、狗头带翼神人跪于左右两侧,在画像石左侧有面对面站立的两兔分别用一条前肢扶臼,一条前肢握杵,似在捣药,两兔中间有一蹲着的蛤蟆,用前肢举臼。)
3.兔子与文化: 甲骨文中的兔字表现了兔子大耳朵、短尾巴的特征,金文延续了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就直接绘出兔子的形状,在《诗经》中有一些讲到兔子的诗篇。如赞美武士的《周南·兔置》中有“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描述了在广阔的原野上和林木茂盛的地方,设置网眼密密的兔网,准备捕捉兔子的场景。在没落贵族感叹生不逢时的《王风·兔爰》中有“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描述兔子走起来悠然自得,野鸡却被罩入网罗。在痛伤国君信谗言招乱的《小雅·巧言》中有“跃跃毚兔,遇犬获之。”描述狡猾的兔子跳跃奔跑,遇到猎狗就无处逃窜。在关于宴饮的《小雅·瓠叶》中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描述把猎获的白头野兔,用泥炮制,用火烘烤,烤出香味十足的兔肉。 著名的成语狡兔三窟,来自《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被齐闵王辞退后,回到封地薛,门客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冯谖为了给孟尝君建立三重保险,先是游说魏国,说动魏国请孟尝君为相,这样促使齐闵王向孟尝君赔罪,重新请回孟尝君为相,另外,又把国家的祭器和宗庙都放在薛地。这样,孟尝君有了魏国对他的信任、在齐国为相及把国家的祭器和宗庙放在薛地这样三重保险,平安为相数十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永世流传。其中与兔子相关的文学作品是著名的《木兰辞》,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木兰辞》结尾那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被明代的布衣诗人谢榛认为,“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谢榛的评论,堪称入木三分。
4.兔子与美食:《诗经》里提到的烤兔肉,香味十足。汉代画像石的庖厨图中,在厨房的房梁上往往吊着鱼、鸡、猪头、猪腿和兔子等,这些都是准备烹饪的肉食。可见自古以来,兔子就是一种美食。兔子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微量元素方面,非常适宜人类的食用和营养的摄取。
5。从楚辞到登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所作,其中有一篇《天问》,提到“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这是文学作品中首次提到月亮中的兔子。按照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玉兔又称月兔,是神兽,居住在月球的月宫里,是负责捣药的仙兔。讲到月宫,必然联想到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其中记载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了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嫦娥奔月和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那样,成为中华民族美丽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至今。
6.“兔文化和兔科技”,继2007年10月24日、2010年10月1日“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这两颗人造卫星相继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后,2013年12月2日,中国科学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到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第二辆月球车“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到达月球表面,“玉兔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携带多种仪器,现在“玉兔号”已经完成任务, “玉兔二号”将继续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为研究月球和太阳系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风华正茂于2023年元月25日拍摄于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
“红红火火中国年 热热闹闹过大年”祝中华儿女春节快乐!
兔文化和除夕、春节的“俗语”和“诗词”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
3.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
4. 《清嘉录》中记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
5.《汉元帝纂要》中记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
6.《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 “大年初一扭一扭”!
8. 《诗经·兔罝》中描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9. 《宋史》记载五代十国时创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春联之祖”!
10.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
11. 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12.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了。
13.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4. 宋代词人苏轼在 《蝶恋花》一词中写:“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15. 民谣: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财源广;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16. 《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17. 宋朝巴淡的一首《送穷鬼》也曾提到:“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18. 民国陕西《中部县志》记载:“五日未明,束纸为人、舟车、糗饵,送之通衢,谓之送穷。”
19.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文图/报道:朱长云;“风华正茂;葵卯年正月初六;2023年元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