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症状,它泛见于许多疾病,以病位分,可作三大类:1、躯体痛,包括皮肤、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关节、关节囊、滑膜、骨膜等损伤引起的疼痛;2、头痛,有因颅内因素的脑膜刺激和颅内血管扩张,和颅外因素的紧张性头痛与偏头痛;3、内脏痛,有属胸壁、胸膜、心包膜、心肌、食道疾患引起的胸痛,有属腹壁、腹膜、腹腔内脏疾患所致的腹痛。
以病机分,可分为不通和不荣两大类:1、不通则痛乃属实证性疼痛,实证性疼痛多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那么依据通则不痛的治则,治法就得投予通利之剂,如通下、疏达、活血、消滞、化瘀等法;2、不荣则痛且是属于虚证性疼痛,其病因与实证性迥然有别,它主要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足,脏腑机能亏虚,致使经络四肢百骸、孔窍脏腑器官失于荣养充濡而引起,按照“虚则补之”的原则,可投子补益之剂治之,并不是固执地信守什么“痛无补法”之论。以证型分,可分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六类,寒气客犯经脉稽迟凝滞涩而痛;热气留中则瘅热胶固而闭寒不通作痛;虚则运转无力,推送乏能,气聚而痛;实者浊邪壅满,气机阻碍,积蓄而痛,初痛在气,久痛及于血络。基于上述的认识,应该是中医药它是没有直接止痛作用的,它的治疗疼痛效果是在它解除引起疼痛疾病原因之后而疼痛自止的。所以大多数人也就明白了中医药见效慢,但治了本的道理。比如:头痛,中医视其病机为风、火、痰、瘀。风有内风、外风之别。外风为外感风邪,内风为虚邪贼风。外风入侵,与痰胶结,风痰闭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风邪夹痰,忽聚忽散,故其痛来去突然、乍作乍休。若风寒并加,则寒注经脉,气血瘀停,疼痛遇寒更甚;若风热相杂,热伤脉络,阴津消烁,受热疼痛尤剧。内风多责之于肝,肝郁化火,灼液为痰,肝风夹痰浊上扰清空,其痛如掣,常伴头晕目赤,五心烦恼。风为百病之长,熄风常用蒺藜、桑菊、天麻、钧藤、僵蚕、蝎尾等;兼外风者用荆芥、防风、白芷、藁本、蔓荆子等,肝火上扰加青葙子、钩藤、夏枯草等,甚或证见实火还得加羚羊角、龙胆草、黄芩、山栀子等;夹瘀加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蜂房等;夹痰用白附子、南星、半夏、瓜萎、矾水炒郁金等;尤其脾肾阳虚乏升举用的治不荣头痛的益气聪明汤临床用之,还加苍术、荷叶、粳米等。再则,头为诸阳之会,清阳当升不升,浊阴当降不降,是以头痛不已。“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川芎为血中风药,凡见头痛用之,无往而不利。那么,上述所列群药中,哪个才是直接止头痛的药?!至于躯体疼痛常见病种如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病、血栓闭寒性脉管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等,在临床用药上少不了的黄桕、土茯苓、忍冬藤、海桐皮、防己、木瓜、羌独二活、丹参、鸡血藤、公英、秦艽等,又又哪一个是直接止痛的药?!冠心病伴有典型的发作性心绞痛的治疗,常投以活血化瘀、通阳宜痹、芳香劫痰等治法中常用的桂技、瓜萎、石昌蒲、蒲黄、丹参、党参、薤白、山楂等之属,难道也叫止痛的药?!凡此例子不胜枚举,据此笔者言,中医药中没有直接止痛的药,中医药文献中亦没有用“止痛”这两个字词划归,而是把“止痛”这个字词作为一句话中的主语,而在使用这句主语时,前面必须加了个定语来使用的,也就是说,中医药学在称谓上,依据疾病疼痛的病因、病机和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而冠以活血通络止痛、熄风祛痰止痛、温经止痛、凉血止痛、、、、、、。其用词最少也是在四个字以上了。这也可以说明中医药学的止痛与西方医药学的止痛是两个不可等同的概念。中医药学者,若言什么什么是中医药中的止痛药,确实是让人贻笑大方!而且同理,中药它没有直接的降压药、降糖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