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武术名师王春和先生纪念照
名师王春和终生习武,天资聪颖、养就灵活多变、义气爽朗性格、孝敬父母、待人忠厚、以拳勇善打,誉满中州大地,一生授徒,桃李满天下。
洪宪元年王春和在周口保安营任武术教官,民国十三年(1924年)他在四省总督大元帅吴佩孚身边当保镖,兼侍卫团武术总教官。从民国十五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间他又在淮阳、商水任武术教官。名师王春和在多年武术教官的岗位上,深谙拳术之真谛,使传统武术不断创新,不仅适用于交手、实战,且拳架纯正工整美观大方、身法严谨灵活善变,刚柔蓄发,形神兼备,使传统武术有了新的发展。因此,被人们尊称为“武圣人”,名师王春和不仅拳术炉火纯青,而且武德高尚,德艺双馨,在省内外武林界推崇为一代宗师。
周口武术名师王春和先生教徒习武纪念照
一、智胜白玉鹤
1924年,也是民国十三年,42岁的王春和正值中年,也是他武术生崖中的鼎盛时期,来到洛阳在省总督大元帅吴佩孚身边当贴身保镖兼500侍卫武术总教官,由于这个位置显赫。酬金又高,令不少武术界好手眼红,其中一名洛阳当地的武术霸头更是不服,在不同场合多次扬言要与王春和比个高低,此人身宽体大,虎背熊腰,体重有100多公斤,在洛阳也是以武教徒,管闲事收酬金为生的,此人名叫白云鹤,人称绰号“气死老虎”,人见人畏,身手显然不是一般的武林中人,在当地也算一霸。此人扬言比武有两个目的,一是尚若打败了王春和,有可能自己当上吴大元帅的保镖和教官,收入不菲能养家糊口的自不必说,还能在洛阳名声大振,二是既便败给了王春和,也能在吴大元帅面前露露脸,说不定能安排王春和手下当个副手,也比自己在家招生授武过活要好上几倍,有了欲望此人也就钻头不顾屁股了。比武叫战贴子一封封派人送到军中,此事传到吴大元帅耳边,吴听说白云鹤人高马大,身手不凡。而王春和呢,个头不高,体态轻盈不一定是白云鹤的对手,就安排自己的参谋长赵恒惕去劝说王春和,此事不可小看,输赢两可都关呼人命啊。
王春和听了参谋长的规劝之后。反复思量,若比武,人气、地利与自己都不利,胜负难定、生死难卜。若不比,不仅丢人现眼,更是无法向军中弟兄交待,不是男人性格、更不是习武人的气度和风范,比!只有比才是唯一出路,王春和决心一定回答应战。
比武当天,观者如云,这里边有洛阳当地武林高手,也有慕名前来观摩习武的徒儿,有达官贵人,商客名流也有平民百姓。王、白二人比武以打擂形式,立下生死状。比武时间定为约10分钟(以一只香烟点燃起至抽完为止)。期间比武若不分上下,打不出胜负的话烟灭为止,比武结束。若比出胜负,胜者到元帅军中任职。上午10时,比武开始,只见吴大帅座在观看席正中间,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参谋长赵恒惕及军中其他要员,吴大帅点燃香烟,王、白二人从两边出场,行至台中拱拳招呼,紧接着白云鹤主动出击,持拳健步向王春和冲去,王春和急忙连躲带闪,退中见招应招,转眼间、十几回合过去,由于二人各有特点各有招数,回回不见胜负,但是,由于白云鹤人高马大,腿高臂长、欲望攻心、每每回合他都是先攻先打,霸气生畏。而王春和体态轻盈,个小臂短,总是以守为主,见机行事,又属应战者心态是以不输不败为好,灵活善变。可是,眼见吴大帅口中的香烟已经燃到了四分之三段,围观者开始起哄,有给王春和鼓劲的,更多的声音还是给白云鹤叫好打气的,只见白云鹤满面充血、杀气腾腾,口中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大有不打败王春和决不罢休之气势。王春和闻嗅到对方的气息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硬打是不敌于对手的,只有用计了。只见王春和上前用手在白云鹤眼前一晃,白即上前一脚,王春和顺势后退几米侧身蹲下,扎败势状。白云鹤一见心喜,突然一个箭步窜起伸出右拳饿虎扑狼一般地向蹲下的王春和打去。在这千均一发的五分之一秒,王春和右侧后躲使白云鹤右拳扑空的同时,自己的左小臂握拳立起,如千斤顶迎面顶住白云鹤压下来的前胸右侧。只听“呼通”一声,白云鹤瞬间仰面倒地,立刻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三天后无力回天撒手西去。这里要说的是王春和所使之计并不是什么坏招、阴招,而是发挥长处,扬长避短到极至。多年来王春和和别的习武人不同的是善练左拳,使自己的左拳练到他人不防不敌之地。这一绝招不但是对白云鹤,那就是黑云鹤、黄云鹤到来也必将是他们的灭顶之灾。因此,武术赛后王春和的总教官位置不仅稳稳当当,在洛阳武林和军中名声大振,由此更奠定了他在吴大帅心中堪以重用的基础位置。
二、击退挑战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1924年的秋天,还是在洛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故事和前边那个故事有着一定联系。因为上次王、白之间比武、胜者是王而不是白,而王又是外地人,(当时的周家口比九朝之都洛阳可算是无名之地了)。比武中,白云鹤不仅没胜反而丧失性命,这对洛阳人特别在武林界来说是一大耻事,每每提起叫人不悦。话说这年秋天的一日,几位洛阳武术界人士约王春和在一家酒馆一起饮酒,席间,当酒饮不到一个时辰,有一人突然向王春和提问:王教官,你习武多年,身手不凡,练就一身好武艺,就连白云鹤也死于你的拳下,你……王春和听到这,急忙截断对方的话,反问:你说了这么多是啥意思?那人说:我的意思就是你的拳头能承受住我的拳头吗?王春和一听对方不怀好意,故意找茬。既然如此只好应付,随机答到:能!不要说拳头能让你打,我可以把一根手指放在桌子上让你打。咋样?那人说:说到做到,请你把手指放到桌子上吧!王春和把右手食指头平放在桌子上,对方见状,狠狠吸了一口气,拳头攥紧高高举起,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向桌子上王春和的手指砸去。说时迟那时快,王春和在对方拳头落桌的前十分之一秒将手指抽回,并在对方不备的情况下,迅速打向对方的鼻子。只听“喀嚓”一声、酒桌的一只腿被打断了,满桌的酒菜碗碟洒落一地。当在场人急着要看王春和应有的惨状时,让他们看到的却是,王春和满脸笑容地拱起双拳正向他们告辞。回头再看看自己的同行,早已是鼻青脸肿,满脸是血地傻站在那里,一脸痛苦尴尬的表情……。
后来有人问及王春和这事,王春和说:武术有多种打法,有真打、假打、刁打、巧打、虚打、实打、看上打下、看下打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记住一条,不能挨死打,我把手指放在桌子上能等着挨他的死打吗?只能在他的拳头下来之前抽开,并趁他不备,握拳打在他的鼻子上。大家听后甚是佩服,个个称赞,从此在洛阳再也无人找王教官的麻烦了。
备注:
①此故事原刊于周口市川汇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的《史志信息》2009年第7期第2版。
②作者:赵大钢、李磊石,李连波(巽午门八卦拳第四代传承人)、李建国(巽午门八卦拳第五代传承人),资料整理:赵大钢。
三、绰号“飞燕子”的由来
1898年,16岁的王春和在进入商水县署内后,担任武班教官,并在县署内兼职衙门捕头,专门教授武术与抓犯人。并在家乡八里湾开馆授徒。王春和在开馆授徒中不断完善对武术的理解和消化,迎接各路武门的挑战及拳术交流与探讨,对各种类拳术与器械已烂熟于心。特别是他聪明的智慧、过人的灵敏,灵巧的轻功及学习各类武术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随时能把扫把、铁锨、板凳等,包括藏在衣袖子里的小手绢等物信手拈来,并且都能随时变换成各类杀伤性武器使用,一招致敌,杀伤性极强,能给对手致命一击。武术界对王春和“小燕子”的称呼由此而来,绰号“飞燕子”、“小燕子”。年青的王春和与其拳术、身手、名声在豫东武术界渐渐响起。其门内弟子己发展至数百人,豫东各地均有其弟子。
四、察哈尔抗日保卫战
“九一八”事变后,为抗击日本侵略中国,1932年10月9日,冯玉祥将军率所属军队移居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镇。这一时期的王春和已精通各种武术,擅长耍大刀,刀法纯熟,经常在军营训练场习武、授拳、练刀,其大刀舞动,银光闪闪,三五个壮汉难以靠近,部队人称其为大刀王春和。其作为武术教官与卫队长带队随冯玉祥将军开拨张家口,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冯玉祥将军于1933年5月26日组织全国各地抗日武装,成立抗日同盟军并发展至10万余人。随后打响察哈尔抗日保卫战,血战日本侵略者,后因日蒋夹击,保卫战以失败结束。激战过程中,王春和利用西北军素有的大刀传统,动员所属卫队部分商水县籍队员及门徒40余人要求冯玉祥将军批准成立大刀(敢死)队,在去军部面见冯玉祥的路上遇上一冯玉祥部下连长(系潜伏在冯玉祥军队的日本间谍),拦着路不让去找军部,并用激烈言词说大刀队打不过有枪的日本人等激怒王春和。王春和本来己经收集了这个连长日本间谍通敌证据,尚未处理,争吵之下王春和拨出手枪打死这名连长,之后报告了冯玉祥已处死拦路的间谍连长。冯玉祥知道王春和抗日敢死的决心就没有处罚王春和并批准了成立大刀队成立的请求。得到批准后军部根据王春和的要求,为每位队员配备了一长(枪)、一短(枪)、一把刀、一束手榴弹。领着″只准用大刀砍,手榴弹炸,非到万不得己,不用轻机枪和步枪射击"的命令,挥舞着大刀犹如切菜一般收割着日军的头颅,王春和每次见到日本鬼子时都是一声:“狗日的,看刀!”腾空跃起,唰地一刀砍翻一个鬼子,紧接着又唰唰两刀,砍翻另一个鬼子,随后又杀向鬼子……。为门下弟子树立了杀敌的榜样。一时间声名赫赫,令敌人闻风丧胆。如此壮举在长城抗战的大获全胜下几近神话,经过三个多月的浴血激战、拼杀,体现出抗日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风范,血战、杀敌、抗击侵略者,转战于长城内外,与抗日同盟军,拼死奋战。兵败后部队冲散、王春和带着剩余9位商水籍队员,日夜兼程的逃回老家商水八里湾。10位逃回队员名单:队长王春和、队员高凤瑞(又名高良,王春和义子)、四方、王天祥(王春和儿子)、王老虎(商水县周家口镇人)、杨百灵(商水县周家口镇新街人)、刘大成(商水县周家口镇人)、刘二成(刘大成亲弟)、杨柏林(商水县周家口镇人)、刘世安(原籍河北通州,清末义和团成员、起义兵败后逃回家乡,进入部队后逃回商水,一直跟随王春和学武)。因怕走漏风声,连累乡亲遭小鬼子报复,这10个抗日民族英雄一直在王春和家乡商水八里湾武馆授徒并走镖,他们一直未敢提起参加抗日之事,只有家人与少数同门及弟子知晓,一直隐瞒八九十年至今。 2020年5月,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开国上将迟浩田任名誉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秘书长、中将程宝山任总策划的商水红色文化项目《将帅碑林》策划案已立项并通过,近期已选址商水邓城乡动工兴建。王春和先生经中国军事博物馆推荐作为商水籍参加察哈尔抗日保卫战民族英雄代表入选《将帅碑林》。
五、周口武林“八大金刚”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豫东一带、包括商水县及周家口集镇,在民间及武术界广泛流传着八大金刚的故事,他们有八位武术高手:老大刘体荣(1880.5.14~1964.11.14,八卦拳)、老二王春和(1882~1970,八卦拳)、张鹤年(1890光绪十九年农历十月初十~1996.10.20,形意拳)最小,李浩友(回族、约1896~1962,心意六合拳)、李瑞林(1881~1962,周口关帝庙内和尚、少林拳、排老三)、何顺成(1887~1941,小名何百姓,心意六合拳)、康成斌(1884~?,十二趟弹腿、周家口镇沙河西赵庄人)、宋国斌(1882~1960,心意六合拳、与康成斌同村)。他们八位各怀绝技,均为一门武林翘首,在各自门内武德高尚,在豫东武林均为独扛一方的武术名师,他们换贴拜把子为八兄弟,时称武坛“八大金刚”,被武林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六、智抓土匪
1942年夏秋,河南省由于出现特大饥荒,各地几乎颗粒未收。一个烧饼换一个孩子还不一定换来。祸不单行、瘟疫席卷整个河南省及邻近几省,受灾群众5000多万,死亡300多万,商水县饿殍遍野、流寇横行、匪霸猖獗。在距商水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张明乡(张明乡处于商水、西华、郾城三县结合部)一带,出了一窝四五十多名流亡之人组成的土匪。他们盘据在处于三不管的张明乡,依仗着几十条长短枪,两三年以来,聚集在一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影响了邻近民众生活,民愤极大。三县府多次带兵围剿未果。1943年入冬时节,商水县府会同西华、郾城县衙多次密谋剿匪之事,经商议找到王春和,希望王春和带领弟子化装成平民百姓剿匪。王春和领命出征,多次暗访、踩点、侦察,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王春和与众弟子秘密进入匪窝后抓获放哨土匪,经审问,摸清几名土匪与大首领二首领在正房睡觉后进入土匪首睡觉房间,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徒手抓获大首领和二首领,随及发信号给门外弟子,约一个时辰后一网打尽这窝土匪。剿匪结束后受到县府的表彰。当地百姓听说后敲锣打鼓,放炮欢庆半月有余,其事迹在豫东一带广为传颂。
相关链接:王春和(1882.5.6~1970.10.16),男,汉族,商水县城郊乡八里湾王老庄村人。又名王化龙、“小燕子”、“飞燕子”。终生习武,天资聪慧,养就灵活多变,义气爽朗性格。他孝敬父母,待人忠厚。以拳勇善打,誉满中州大地,武林界尊称为“武圣人”。十九世纪成名中原武林,二十世纪武术名家、武术宗师,抗日民族英雄。一生授徒无数,桃李满天下,比较著名的有:王化成、李连波、高凤瑞等。
王春和宗师自幼习武,从二十世纪末至民国初年,先后拜师封丘籍著名武师李振武、扶沟籍著名武师罗相如、商水籍中原武师张天翼等为师。是巽午门八卦拳、黑虎拳、岳家散手拳从周口走向中原、传遍国内外的主要播种者。成为这三大拳种自王春和宗师接手后,由他及他的弟子开创性的推进下,促使这三大拳种大放异彩,深受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王春和宗师熟读各门派兵书,不墨守陈规,推研各路拳术,著书立说,逐渐形成自家独特的武术理论体系。他除精通巽午门八卦拳、黑虎拳和岳家散手外,还对查拳、梅花拳、洪拳、形意拳、心意六合拳等拳术及各种武术兵器也有很深的造诣,为武术爱好者留下了很多的技术财富。
王春和宗师1898年进入商水县署武班(后称警备队)担任武术教官,并在当年在商水八里湾集中心街开设武术馆授。后去洛阳段祺瑞处做贴身保镖兼武术教官,又转投吴佩孚处做贴身保镖兼500侍卫武术总教官,因政见不同于1907年转投冯玉祥处担任上校武术总教官、国术教导团团长、卫队长。1933年暴发察哈尔张家口保卫战,请缨冯玉祥成立大刀(敢死)队并担任队长,随冯玉祥加入抗日同盟军,浴血拼杀日本侵略军,体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风范。同年10月抗日兵败后,返家又接手八里湾武术馆继续授徒并与人合伙在周家口关帝庙前开设镖局走镖。1935年受聘陈州府担任武术教官,1937年商水县署请回担任国民兵团武术教官,训练士兵400余人至商水解放。期间于1943年剿灭盘据于商水、西华、郾城三县结合部的一窝土匪,为民除害,深受当地群众是拥戴。
1951年春,响应商水县人民政府的号召,在八里湾原址重开武馆,广收门徒,普及推广武术。1957年5月带领七名队员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荣获八项优秀表演奖。
1970年,武术宗师王春和病逝。(赵大钢 李磊石 李连波 李建国)